-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大黄为何称为
中药大黄为何称为“四大金刚”之一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网易微博
2013-03-06 15:07:53 互联网 【大 中 小】 【打印】 我要评论(0)条
中药大黄为何称为“四大金刚”之一。大黄,是一味中药,具有泻热毒、破淤血等功效,可治火眼赤痛、湿热黄疸等。大黄具有“药中张飞”之称,还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称作“四大金刚”。如今大黄的用途十分广泛,更是广泛用于养生保健品中。
中药大黄为何称为“四大金刚”之一
大黄,别名川军,将军,一味中药。其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我国历代中医对大黄都很重视,将它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称作“四大金刚”,推为“药中张飞”。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胆退黄,对火眼赤痛、湿热黄疸、食积、泻痢、实热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闭经等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后下。不过,由于其通下苦寒之性猛,妇女胎前产后及身体虚弱者应慎用。
从宫廷医寨、医家著作到民间单方,从配伍内服到炮制外用,大黄都以其泻热通便,止痛、破积行淤的功效被医家和病患所称道,剂型有汤剂、散剂、丸剂、洗刘、膏剂等。除此之外,大黄茶、大黄酒等也是养生保健之佳品。下面介绍大黄入药方剂,供大家参考。
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大黄10克,蜂蜜100克。把大黄研成细粉末,兑入蜂蜜调匀后,分两次用温开水冲服。主要功效是润燥滑肠,适用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一般,在大便通畅后,可再服4-6天以巩固。
治痔疮出血:大黄50克,鸡蛋2个。锅入水750ml上火,放人大黄,开锅后小火熬10分钟,放入鸡蛋(洗净外壳)煮6分钟至熟,捞出去壳,再放入药汁中煮3分钟即可。早晚各吃一个鸡蛋。煮过的蛋药水温热,洗患处有效。
治痤疮内服方:生大黄(后下)、自芥子各10克;石榴皮、侧柏叶、丹参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焦山楂6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治慢性湿疹:大黄20克,紫草15克,黄柏5克。把以上药物洗净后,切成小碎块,装人大口瓶内,加入生菜籽油250克,浸泡一个月后使用。用药之前先用温水清洗患处,然后用消毒棉签蘸此液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粉刺外治方:大黄、黄芩、黄连各5份,红花、五倍子各2份,疏黄粉1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清水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续1至2周。
治急性中耳炎:大黄20克,研细末,用50克香油浸泡,滴耳内。每次1-2滴。每日2-3次。
以上介绍的大黄药方仅供参考,中医讲究百病百方,一人一方。因此人们在使用偏方时应咨询医生,看自己是否适用,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