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与解题研究第一讲.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法论与解题研究第一讲

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 为什么要谈数学思想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点石成金 为什么要谈数学思想方法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看 从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看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的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30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从当前数学教学现状看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依然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表现在教师讲解例题多,学生按套路题解多,对复杂化的题型束手无策,更谈不上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从思维方法训练的角度反省,教师过分看重思维结果,偏重灌输,忽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以及错误思维过程的暴露。 只有让学生经历思考过程,获得思维方法,才能真正内化为经验和知识,形成能力。 第一讲 观察与实验 §1 观 察 一、什么是观察 观:看 察:仔细看 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活动。 观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觉过程,同时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过程。 在科学发展史上,观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的发现诞生于仔细地观察中——法拉第 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的观察能力,我可能在众人之上——达尔文 大陆漂移学说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 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应。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第二年,魏格纳开始搜集资料,验证自己的设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四色猜想 17世纪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航海事业的空前发展,数以万计的地图绘制出来了。 1852年,哥斯利刚从伦敦大学毕业,从事地图绘制工作,他发现:在地图上,凡是有共同边界线的国家与国家或省与省之间都要用不同颜色来加以区别,那么,只要用四种颜色就足够了,这就是数学上有名的“四色猜想”。 二、数学观察 数学观察是人们通过视觉对数学对象的特征、形式、结构及关系的辨认,从而发现某些规律或性质的方法。 二、数学观察 数学中的观察按观察对象的特性可分为: 1772年,柏林天文台台长、德国天文学家波德总结前人经验,整理发表了一个“波德定律”,为人们提供计算太阳与诸行星之间的距离的经验法则. 设地球与大阳间距离是10 ,则太阳到各行星的距离分别是 6=3+3 8=3+5 10=3+7 12=5+7 14=3+11=7+7 16=3+13=5+11 …… 60=3+57 (57=19×3,不是素数) 60=5+55 (55=11×5,不是素数) ?! 哥德巴赫猜想。起源,演变 哥德巴赫观察到一些具体例子,然后归纳出: “任何大于2的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1742.6.7写信给欧拉,并附上一些他观察到的例子) 欧拉(1742.6.30)回信把它进一步明确化为: “每一偶数是两个素数的和”(**)(并说:“我认为它正确,但给不出证明) 1770(英)华林将(**)发表出来。现代的标准陈述是(*) 这一猜想历200多年至今仍悬而未决(1966,陈景润,(1+2))。 三、观察的方法 观察问题的整体 观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