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论文土地利用规划论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doc.doc

土地规划论文土地利用规划论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doc.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规划论文土地利用规划论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doc

土地规划论文土地利用规划论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论文: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摘要:该论文基于理论研究、法律法规和工作实践,系统探讨了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量控制方法、信息反馈机制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分析了三个方面现存的问题及其对制度效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用途管制的目标因素、建设用地配置的“非均衡”规律、建设用地动态置换、地籍管理行政改革、公众参与的法制保障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措施。为编制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土地用途管制;总量控制;非均衡发展;动态置换 0引言 土地用途管制,是中国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于九十年代初提出并开始探索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1998年写入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成为中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在中国耕地保护、城镇发展、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技术支撑体系研究深度不足,影响到其效能的充分发挥。本文试就此做一研究探讨。 1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土地用途管制属于现代管理学范畴,遵循管理学理论的基本规律,是一个确立目标方案、组织实施落实、控制调整优化的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确立目标方案是基础,组织实施落实是关键,而控制调整优化是必不可少的保障环节。 在揭示的管理框图中,很明显,涉及到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立不同功能用地区富有效率的总量控制方法,并要求建立迅速可靠的信息反馈机制。这三个方面实际构成了土地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体系,只有确保这一支撑体系有效运行,才能最终保证实现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现代管理学中属于决策和计划层面的内容。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载体,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土地资源的配置利用,讲求在城镇、农村和自然环境三大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其基本的依据来源应该是国土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应做好与城镇体系规划等各专项规划的衔接。 不同功能用地区总量控制方法,属于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形式,根据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应包括三个功能部分:一是农业用地功能区的确界和保护管理,主要是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明确保护范围,落实保护责任;二是建设用地功能区的转用与使用管理,主要针对城镇建设用地和能源、交通、水利建设用地转用管理;三是生态用地功能区的确界和保护管理,主要是对划定的林业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落实相关的保护责任,实施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等内容。 土地利用信息反馈机制,是管理系统组织调控优化的基础,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管理机制:一是土地的权籍变更管理,二是土地的执法监察。这两方面的机制,既是对组织实施效果的检验和保障,又是对目标方案调整优化的信息来源,是目标体系与执行体系的循环联接链。 2目前土地用途管制技术支撑体系的问题分析 2.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依据的上位战略研究不足,最主要的是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和环境治理规划研究不足 1996年全国启动编制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国家和地方的国土发展规划是空缺的,致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宏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布局的把握欠准确,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尖锐矛盾。国家“十一五”规划注意到这一问题,突出了上位战略的导向性作用,提出在全国设立国土空间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将为中国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集约高效利用提供战略性指导,但城镇体系规划、环境治理规划中的一些问题,仍然制约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资源、生态用地资源的科学配置。首先,从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来看,管理层对现代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导致的全国城镇人口、城镇产能再调整未能给予充分重视,在指导思想上,依然偏重于均衡发展、大中小一起发展[1]。1989年《城市规划法》确定的“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战略,虽然已经引起专家和研究机构广泛的、一致性的质疑,但至今未作根本性调整,这就导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安排建设用地资源空间配置时,与市场要求和发展规律严重脱节,表现出强烈的地区性、结构性需求矛盾。如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总人口占到了全国13.5%,2004年创造了占全国41%的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到1/3,实际利用外资占到4/5[2],这些地区当前和未来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到底如何确定,成为目前制约国家有关部门土地管理的极大难题。其次,从环境治理规划来看,中国西部、西南部地区将面临大量土地退耕还林,全国性、地区性各种生态环境的规划保护、流域治理,均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