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诗再次复兴与审美范式重建——-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pdf

新诗再次复兴与审美范式重建——-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诗再次复兴与审美范式重建——-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

文章编号:0257—5876(2006)12—0153—03 新诗再次复兴与审美范式重建 ——“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综述 向天渊熊辉 2004年,吕进、骆寒超及其他一些学者共同提 能给新诗找到出路。批评者则认为:“革命论”有失 出了“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两年来,有关“新诗 宽容精神,可能会扼杀新诗创作的多元局面。为了 二次革命”的问题,受到新诗创作、批评与研究界的 对这些质疑与批评做出回应,向天渊(西南大学)从 普遍关注。为了将“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贯彻到 考察“革命”术语、回顾新诗发展历程以及分析中西 具体的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之中,对新诗精神重建、 文化与文学的演进机制等方面人手,阐释新诗革命 诗体重建、诗歌传播方式重建等重大问题获得更加 是对诗性原则和立场的坚守,“二次革命”的提出由 清晰、全面的认识,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 于具备了纲领和措施而一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 国新诗研究所和《文艺研究》编辑部于2006年9月诗变革缺乏原则和方法的颓势,必然会在更为开放 24日至28日在重庆主办了“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 的文化语境中促进新诗的复兴与繁荣。何休(三峡 国际论坛”。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美国、加 学院)在赞同“新诗二次革命”思想的同时,主张应 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蒙古等 该从抓紧新诗的诗体建设、恢复诗歌的审美本质、重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位诗人、学者出席论坛, 塑诗人的人格理想等方面来实现“新诗二次革命” 通过综合论坛的论文宣讲和专题论坛的自由讨论等 的目标。周晓风(重庆师大)则在肯定“新诗二次革 多种形式,围绕论坛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命”关于推动新诗标准的讨论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 发表了一系列颇具针对性的观点,呈现出浓郁的学 意义的同时,对以“革命”思维来审视和研究诗歌提 理气息和宽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出了质疑与思考。 除了正面对“新诗二次革命”予以理论辨析之 一、“新诗二次革命”的讨论 外,更多的学者是结合新诗创作的实际问题去阐释 “新诗二次革命”的理念仍然是此次论坛关注 对“二次革命”的认识与理解。蒋登科(西南大学) 的焦点。自从“首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召开 重申了“二次革命论”强调诗歌精神重建的重要性, 之后,“新诗二次革命”论获得了普遍的赞赏与支 他分析了个人性写作立场是导致诗歌精神内缩甚至 持。论坛主席吕进(西南大学)在《开幕词》中说,华 萎缩的主要原因,在对这类诗歌创作路向提出质疑 文诗学界的任务集中到一点,就是:究竟应当如何解 的情况下,倡导诗人应该提升和超越个人体验进而 读诗在当代中国的美学使命。吕进说,“一次革命” 关注现实人生的普遍际遇和生命存在的纯真意义。 的主要美学使命是“破格”,“二次革命”的主要使命 游子(新西兰)的发言明确宣称要对那些“惟我独 是“破格”之后的“创格”,即如何在民族性与世界 尊”的诗歌创作和评论进行“革命”,并希望通过树 性、艺术性与时代性、自由性与规范性中找到平衡, 立科学的诗观和诗学研究方法来解决目前诗坛存在 在这平衡中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诗二次革命 的诸多弊端。’毛翰(华侨大学)发言的“表层结构” 论”也受到一些质疑与批评。质疑者对“新诗二次 是在探讨孔子诗歌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没有“诗可以 革命”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二次革命” 颂”,其“深层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