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不安全小心疾病纠缠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料理不安全小心疾病纠缠你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在食物安全上有误区,总认为卫生条件好了,我们的食物中就不会有寄生虫的出现了,吃肉放开吃,生猛海鲜全不拒绝,其实,不管卫生有多好,我们都要谨记:病从口入这个真理。所以,即使在现代的生活里,食品卫生不容忽视。   很多人以为现在卫生条件好了,寄生虫病已 经不见了,可以放心吃肉、吃海鲜等生鲜食物。可事实上,“病从口入”这一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虽然现在检疫、消毒条件不断提高,但还是有一些寄生虫或 虫卵藏在动物体内,比如囊虫很喜欢寄生在猪肉里,包虫可能藏在羊的身上,而血吸虫则可能“潜伏”在田螺等水产品之中。一旦烹饪时没有充分熟透,这些寄生虫 就可能找到机会,潜入人体,引起发热、腹痛、肝脾肿大,甚至脑膜炎、剧烈头痛、抽搐等症状。   此外,吃泥鳅也容易得寄生虫。近日一种奇特的中医食疗养生法在白领中流行,就是生吃泥鳅降虚火、治疗慢性胆囊炎、发冷、口渴、肝火旺等。但中医专家提醒慎用此偏方,因为此种吃法不仅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还容易感染寄生虫。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叶祖光博士介绍,中医认为泥鳅是水中人参,但生吃泥鳅并未纳入中医教科书,只是民间说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所以要慎重采用。   此外,泥鳅的生存环境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污染,尤其是脏水中生长的泥鳅,不仅容易寄生车轮虫、舌杯虫、三代虫等病原体,还会沉积重金属。我国就曾经出现过吞 食活泥鳅而导致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所以一定要注意生吃泥鳅的潜在危害,不要贸然尝试。如果要吃泥鳅一定要彻底清洁和加热,充分蒸熟,千万不要害怕破坏所谓 的活性成分而不进行消毒和烹制。   专家还列举出那四种食物容易有寄生虫。   小龙虾在南方的河流湖泊里随处可见,连水田、溪沟、脏水里也有很多,因繁殖力极强,捕捉十分容易。近年来,香辣小龙虾红遍大江南北,有些地方还开出专吃龙虾的餐馆。但由于小龙虾生活水质较差,小龙虾体内多寄生着肺吸虫。   生鱼片——肝吸虫病   广东、广西等地淡水鱼寄生虫平均感染率高达六成。肝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损坏人体肝部,患者常感肝部疼痛、腹胀、腹部不适,检查时可查出肝功能异常。   螺——广州管圆线虫病   管圆线虫幼虫长期在某些陆生或水生螺体内发育。有人为了贪食鲜嫩,只是开水汆一下即食,人若生食或吃了不熟的螺肉就可能被感染管圆线虫。一旦感染了管圆线 虫,它就会在人体内游走,钻入脑部,病变集中在脑组织,除大脑及脑膜外,还包括小脑、脑干及脊髓等处。轻者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发 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患者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   菱角——姜片虫病   秋季是菱角、荸荠采摘时节,刚摘下来有鲜又嫩,忍不住吃进嘴里。这时就极有可能感染寄生在菱角、荸荠上的姜片虫。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发生贫血、浮肿和发育障碍等。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