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小学“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教研交流材料
---五小、四校“一课双备三研”八校四主题教研活动 教育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之一,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好习惯、好人生”的育人理念,深入开展 “一课双备三研”的教学模式,同时实践“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通过主题化团队式教研和教学微研究活动,形成了“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彰显特长”的办学特色。 DI WU XIAO XUE 教育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之一,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好习惯、好人生”的育人理念,深入开展 “一课双备三研”的教学模式,同时实践“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通过主题化团队式教研和教学微研究活动,形成了“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彰显特长”的办学特色。 DI WU XIAO XUE 教育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之一,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主阵地。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好习惯、好人生”的育人理念,深入开展 “一课双备三研”的教学模式,同时实践“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通过主题化团队式教研和教学微研究活动,形成了“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张扬个性、彰显特长”的办学特色。 DI WU XIAO XUE 从数学学科开始,现在已经在各学科全面铺开... ... 形成背景 应校情而生 分年级形成 五个数学团队 年龄结构 任教两班数学 以集体备课 为依托 年级组为单位 平行班多 生源大 DI WU XIAO XUE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为抓手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1﹒“一课” 2﹒ “双备” 3﹒“三研”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一课”是每位教师任意选择一节课作为授课和组内研讨的范例。 “双备”是指个人独立备课和教研组集体备课,在彰显个人特色的同时 发挥集体智慧。 “三研”: 一研是授课人说课,理清思路,生成完善,整理形成教学设计及说课稿,进行组内说课; 二研是每位教师在自己任教的其中一个班上研讨课,课后反思、集体评课,形成改进意见; 三研是该教师在自己任教的另一个班上展示课,根据反思和评课意见完善教学设计,夯实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再次评课研讨。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我们行走在探索的路上 DI WU XIAO XUE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本次我们将八校四主题活动定位为“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其实是基于韩立福教授创建的“先学后导--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启发。在在“以生为本”数学课堂中我们更加注重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把教学过程简单概括为“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也就是课改中大力提倡的”生本教育“。 生本理念又称生本教育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 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余 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 界的强烈回响。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 念有所不同,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 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 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 “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 ------我们行走在探索的路上 “以生为本 问题导学”我们行走在探索的路上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主旨是强调学生在 教师指导下提前学习教学内容,学生要进行结构化预习,通 过《问题导读单》把不会的知识内容整理出来。同时,教师 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结合学生发现的问题进 行结构化备课;上课时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 学习,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下,通过问题对话和问题评价, 逐步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解决问题。该模式主要是将文本知 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 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识与技能迁移,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最终目的使每一位学生学会自主合 作探究学习,从而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那么如何真正的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将”问题导学“贯穿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呢?由于这种”先学后导“的学习模式对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在3--5年级先开始尝试,老师们根据不同的课型有选择性的设计符合孩子们的“三单”,其中《问题导读—评价单》的设计最为重要。 满洲里市第五小学 “以生为本 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PE 10002-2018 设备管理体系 实施指南.docx VIP
- 参考学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 金属矿床开采技术新进展.ppt VIP
- “读懂日本”系列之一:日本经济,逃逸第四个“失去的十年”-240504-国金证券-32页.pdf VIP
- 小学主题班会 预防近视 爱眼护眼 课件(18张ppt).pptx VIP
- 《河南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HAAl312016.pdf VIP
- HJ 75-2017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门式脚手架的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孕产妇保健课件ppt.pptx VIP
- 立式水轮发电机轴线分析与处理..ppt VIP
- 《颈椎病分型》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