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想象与国家表征:论胡风新诗的政治主题.pdfVIP

民族想象与国家表征:论胡风新诗的政治主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想象与国家表征:论胡风新诗的政治主题.pdf

2011年7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u1.2011 第21卷第4期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厂01.21No.4 -文学 民族想象与国家表征: 论胡风新诗的政治主题 李卫华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 要:民族想象和国家表征是胡风新诗的主要政治主题。在 《野花与箭》中,胡风虽有对民族未来和国 家命运的迷惘与茫然,却也在坚毅地探索和勇敢地前行;《为祖国而歌》则是诗人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发自内心和灵 魂的激越的战歌:《时间开始了》是诗人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成为现实后的充满欢乐和感激的颂歌。 关键词:民族想象;国家表征;胡风;诗歌;政治表达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1 1)04.0070.04 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李卫华 (1977一),男,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 代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为文学理论家的 然,“沙在飞奔,/风在哀哭,/走吧,彳亍,彳亍,…… 胡风无疑是杰出的,然而,“他一生最看重诗人这 /我拖着沉重的双脚。∥我不能扑沙而戏,/也不能 个称号”[11143-I44,他生前也曾多次表示 “我首先 迎风而歌,/被困在灰白的条纹里,/我失去了能够 是个诗人”。作为诗人的胡风是特别的,或者说, 赞美的心了!”(《风沙中》) ,诗中“拖着沉重的 “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因为 “他的一生, 双脚”孤独地 “彳亍”的何尝不是五·四后一代 他的命运,与中国伟大而复杂的革命斗争有着深 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在诗作 《旅途》中, 刻的关系,,IlJ 。也就是说,作为诗人的胡风因为 诗人写道:“我背着褪色的梦,/在暮色寒茫里前进; 他的另外一重身份 (左翼文艺工作的主要领导 /前面是逶迤的松林,/前面是浩漫的黑影——/我就 者),使得他的诗作有着更为浓厚的政治表达—— 颓然地坐下了。”在另一首 《幻灭之歌》中,诗人 民族想象与国家表征的主题。虽然,从广义来说, 也有这样的诗句:“我不能踏着梦海的音波与旅雁 第三世界的文学艺术都可被认为是 “民族寓言” 齐飞,/因我的两脚沾有太多的污泥;我也不想回 或 “民族想象”,或者,正如刘禾所说:“‘五四’ 到海岸的悬崖上狂啸,/因我已无浩浩之气。/离了 以来被称之为 ‘现代文学’的东西其实是一种民 梦里,腱 着梦里,/将望来路张手? 抑向长空来低 族国家文学”【2j,胡风的新诗创作一方面突出地体 泣?”诗人依然 “恋着”的关于民族国家想象之 现了这种 “民族想象”与 “国家表征”的共同文 “梦”已经“褪色”,眼中所见无非是 “无际的寒 化心理,另一方面,也是诗人个体情绪体验的独 茫”、“浩漫的黑影”或 “迷蒙的月影”,苦闷的诗 特表达,并不能与其他诗人的实践经验进行简单 人找不到出路,只好“颓然地坐下”;诗人空有“热 类比,而是应该对其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创作进 血满腔”,却不知 “洒向何处”:“我从田间来,/ 行实事求是的考察和研究。 抱着热血满腔——/叫我洒向何处呢,/对着无际的 苍茫?……”(《我从田间来》);这是当时时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