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科技与艺术3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3精选

* * * * * * *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艺术 领域 代表人物 所属朝代 作品或成就 数学 农学 书法 绘画 佛教石窟艺术 祖冲之 南朝 推算圆周率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王羲之 东晋 《兰亭序》 顾恺之 东晋 《洛神赋图》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是个战争不断、政权更替频繁的时代,文人学者在政治斗争的祭坛上成为祭品,于是,他们在深深的忧愁恐惧中远离时政,放浪形骸,论佛说玄,诗酒自娱。于是,一种潇洒飘逸、超然旷达的“魏晋风度”在战乱中翩然而至。 材料二:长期战乱使佛教很快地弥漫于整个社会,到南北朝时趋于极盛。自三国时起,中外僧人交流频繁。佛教文化艺术不断东渐,并很快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开辟了该时期文学艺术的新园地。 1、动荡的社会促使一批特立独行的士人觉醒,他们冲破思想羁绊,在创作中任情宣泄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和审美追求,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推向新的高度。(P83第四段) 2、佛教的传播、民族的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结合教材与材料,说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取得璀璨的科技与艺术成就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的特点: 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P85最后一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 民族融合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祖冲之与圆周率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书法绘画艺术 佛教石窟艺术 秦汉文化 影响 承上 启下 隋唐文化 历史上对于圆周率的探索 《周髀算经》 3 西汉末年 刘歆 3.1547 东汉 张衡 3.1622 三国时期 刘徽 3.1416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3.1415927 正六边形 正八边形 三国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在圆内作正6边形、正12边形、正24边形,一直作到3 072边形,算出了3.1416的圆周率。 为了求圆周率,祖冲之学习并创新前人的 “割圆术”,运用的是古老又繁琐的算筹(那时还没有算盘),一直算到正24576边形面积时,才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值。 正十二边形 正二十四边形 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从材料中,你能分析出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如此的数学成就吗? 吸收前人成果,刻苦钻研 南朝 祖冲之 (429-500)3.1415926—3.1415927 公元1427年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 精确到小数点后15位 16世纪德国数学家 柯伦 小数点后35位 1873年 英国人 尚克斯 小数点后707位 1946年 弗格森和美国人 伦奇 小数点后808位 目前 科学家借助超级计算机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百万亿位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地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领先了世界近一千年。 连环画祖冲之中的“水碓磨” 指南车 千里船 ○祖冲之还有哪些成就? 《缀术》 名人祖冲之档案 时代: 数学: 圆 周 率 《缀 术》 天文:《大明历》 机械:水 碓 磨 千 里 船 职业: 南朝宋齐间 (公元429-500年) 主要成就: 数学家、天文学家 1959年10月,原苏联在“月球3”号卫星首次拍下月球背面照片后,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一座环形山。 太阳系中有一颗以祖冲之命名的小行星,是我国紫荆山天文台发现的。 《齐民要术》书影 贾思勰《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齐民”指平民,“要术”是谋生的主要技术,《齐民要术》是平民百姓谋生的主要技术。在书中,贾思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这一农学体系,为后人编篡农书所沿续。达尔文赞誉此书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因曾任东晋政府右军将军,人们称他“王右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世人称其为“书圣”。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楷书《黄庭经》 草书《平安帖》 行书《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创作背景 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友人,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