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委婉语透视不同社会文化
中西委婉语透视不同社会文化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浅析中西委婉语的差异,通过分析汉语委婉语和西方英语国家委婉语在功能、话题以及应答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促进交流
关键词:委婉语;差异;言语行为;文化因素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所谓“委婉语”就是用更加委婉、迂回、间接、柔和的沟通词语或交流方式,把原本直接、粗俗、尴尬的内容重新呈现给听者,让对方更易接受。在此,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委婉语在其内容、功能等方面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各国、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和文化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会出现沟通不顺畅、效果不佳的情况。本文将从委婉语的起源、定义、功能以及通过中西委婉语的差异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一、委婉语介绍
委婉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存在于不同的文化载体中。此种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让交际变的更加畅通,更好的维系并促进了社会的各种关系。所谓委婉语,是一种更加温婉及间接的表达言语,它的出现和存在,主要是替代让人感到不快的沟通词或短语,最终可以通过此种语言艺术传递某种隐晦信息,达到期望的沟通效果。委婉语,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背景,孕育着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下将从委婉语的发展起源、定义、社会功能以及遵循的原则出发来进行总体介绍
(一)委婉语的产生和定义
委婉语开始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避讳心理。有些不好的事情人们尽量避免去直接提及,如对年老、疾病和死亡的相关词句,但为了沟通顺畅,不得不谈及、指明的时候,就必须用较为迂回的词语来替代本想直接表达的话语。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回避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找出另外一种来替代。于是,委婉语就这样产生了
英文委婉语“Euphemism”此词出自希腊语,“Eu”是“好,很好”的意思,“phemism”是“言语”的意思,所以整个词,我们可以理解为“悦耳的话语”。早在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作家Gorge Blunt 就已经在英语中首次引用了“euphemism”一词,并给出了以下定义:Euphemism is a good of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of a bad word. 译为:委婉语是对不好的言语最好的一种释义。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于委婉语是这样解释的: “use of pleasant, mild of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 翻译过来也就是:“用愉快的,温婉的、间接的语句来替代更为精准或直接的表达”
上海金融学院外语系邵军航的《委婉语的定义》(2008)中这样定义:作为一种语言或言语现象,委婉语应有其表达或描述的对象;作为某些表达的替代,委婉语应有其被选择的原因或动机;作为一类语言或言语现象,委婉语应有区别于其他范畴的特点及表达的手段或方式
由此可见,委婉语广泛存在于人们的交流言语之中,是极其重要和巧妙的语用策略,用一种温和、婉转、间接、抽象、礼貌的方式,将原本直接、冒昧、禁忌、不雅的语言柔化、含蓄的表达出来,避免了沟通不愉快和尴尬,从而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二) 委婉语的社会功能
1.避讳功能
在日常交流过程中,人们对于某类现象或客观情况不愿言,或心生恐惧,不敢直言,但是不得去提及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使用委婉语来完成这类沟通。比如对于“老”这个词。在西方,人们不愿承认自己迈入老年,因为他们认为老是反应迟钝、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的体现,因此非常忌讳这个话题,从而创造了很多委婉语来替代,比如golden ager、second childhood、sunset year、getting on years等等。?τ凇八劳觥保?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说法,是共性,因为“死”被认为是一种灾难、是大不幸、是超过人力控制范围,我们每个人都无法也不愿去面对,但又不能做到完全避开不谈的一种现象。在英语国家,表达“死亡”的委婉用词非常丰富,人们常常用to pass away, to depart, to leave us, to pay ones debt to nature, happy release, to go to heaven等等代替die这个词。 在中国,人们更愿意称“死亡”为“归天”,因为中国的佛教中认为死亡可以达到西方极乐世界。孔子时代的儒家观点就认为,人的自然生命可以终结,但是其精神和道德将永久留存于人世间
2.礼貌功能
在我们日常沟通中,时刻得考虑到在交际过程中避免直面冲突或冒昧。礼貌原则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在交流中必须重视的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