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脓胸临床效果.doc

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脓胸临床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脓胸临床效果

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脓胸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灌注治疗包裹性脓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包裹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胸液引流联合胸腔内灌注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胸液引流,比较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与对照组的67.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包裹性脓胸病因为结核性者,给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对病因为类肺炎性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胸液引流,嘱咐患者采取坐位,面朝椅背,将两臂置于椅背,前额伏在前臂上,对无法起床者,指导其采取半卧位,将患侧前臂放在枕部。采用B超对穿刺点进行定位,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巾,以2%利多卡因进行逐层麻醉,经穿刺点逐层缓慢刺入胸腔内,待针峰抵抗感突然消失,有脓性液抽出、抽液时无阻力,表明穿刺部位正确,置入导管,拔除穿刺针,将导管和导管接头连接,接上储液袋,对穿刺部位进行固定。首次抽液低于600 ml脓液,随后隔日进行1次穿刺抽液。每次脓液抽出后,采取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溶液加入8万U庆大霉素反复冲洗,至冲洗液清亮。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引流管后端接上引流袋,经引流管内注入(2~5)万U尿激酶后封管,指导患者变换体位6~8次,便于药液充分接触胸膜腔,24 h后将引流管打开,并引流出胸水,随后再注入尿激酶,再关闭,如此反复,注药频率为每周2~3次。复查B超,当胸腔积液最大深度低于3 mm时,观察组将引流管拔除,对照组同样停止胸腔抽液 1.3 疗效评定 根据拔除引流管后复查的胸部B超或X线片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显效:经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全部吸收,无明显胸膜肥厚粘连;有效:经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全部吸收,但仍可见胸膜肥厚与粘连;无效:经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无明显吸收或增多,仍存在明显的胸膜肥厚粘连。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胸膜厚度、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尿激酶属于酶类溶血栓药物,可直接催化裂解纤溶酶原使之转化为纤溶酶,纤溶酶是血浆活性最强的一种蛋白酶,可水解肽链上赖氨酸-精氨酸连接部位,进而使得整个纤维蛋白分割为众多的可溶性小肽[7]。一般这些小肽不再凝固,易于被吸收,因而有效降低了胸腔积液内纤维蛋白水平及胸腔积液的黏度。多房分隔降解,胸膜表面纤维结构降解,有助于促进胸腔积液的顺利引流,恢复胸膜表面的血管及淋巴管的通畅性,胸膜重吸收能力增强,故减少了炎性递质的释放,胸腔积液生成减少,肺通气功能可随之有效恢复[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灌注尿激酶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1.18%,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高,胸水消失时间、胸膜厚度、住院时间则显著优 综上所述,尿激酶胸腔灌注是治疗包裹性脓胸理想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增加胸水引流量,促进胸腔积液吸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聂琦,陶立轩,袁冶,等.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5,27(11):94-98. [2]肖泽林,刘家杰,高健齐,等.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积液后外科手术治疗的??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458-461. [3]聂琦,陶立轩,袁冶,等.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5,18(11):1918-1920. [4]杨俊勇,宋庭君.尿激酶治疗无包裹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Meta分析[EB/OL].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6):720-724. [5]汪春梅,李侠,马迎军.胸腔闭塞引流联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3):472-473. [6]杨芳伟,尤青海.尿激酶治疗多房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79-81. [7]蒋超英,孙逊,王天轶,等.中心静脉导管加注入尿激酶胸腔闭式引流堵管率及耐受性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9):70-72. [8]李金宝,杜文霞,荣宁,等.弹性导丝分割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665-1666.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