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眼中的社会学.pdf
我眼中的社会学
总体而言,我认为可以从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社会学的功能与方法及如何学好社会学这
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社会学的认识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社会学的学科定位:立足小社会,面向大社会
根据帕森斯的AGIL 功能模式理论,人类社会(此处指区别于一切自然存在物的“大社会”
概念)一般可在组织上分化为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托管和社会共同体四个子系统,其中社
会共同体系统负责执行整合功能(I),以使社会各部分协调为一个可以作用的整体。因此,
社会共同体系统这一“小社会”便成为社会学的首要研究对象,即从整体上对社会的构成和
运动规律方面的内容予以考察;具体命题如社会化、社会心理、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规范
与控制等,均属于社会学的基础内容。
而正是通过对“小社会”的考察,社会学逐渐形成了一个针对所有人类活动的普遍性认
识:即认为所有人类活动的共同属性在于存在于主体之间的结构与互动关系这两大要素;两
者统一于活动的进程和环境中,相互影响并适应对方(类似布迪厄的资本-场域理论);换句
话说,由于牢牢抓住了“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活动要受社会(结构)影响”两个基本前
提,社会学能够将庞杂的人类活动予以抽象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因此,社会学
的另一研究领域便是利用这一视角对功能上属其他子系统的人类活动进行考察。与上一部分
相比,“面向大社会”的这一部分更为活跃,所涉及的命题也远多于前者,除了与经济、政治
等一级子系统交叉产生了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等分支外,还广泛与二级子系统建立联系,
形成工业社会学、消费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甚至体育社会学、交通社会学等学
科,构成了拱卫在社会学基础理论之外的应用社会学体系。不过,与经济学、法学等强势社
会科学相比,此部分的应用研究仍不够丰富,并产生了如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冲突等问
题。这究竟是受社会学的学科特征所限还是学界时势使然,仍需不断探究。
(二)社会学的功能与方法:探究客观联系,会讲生动故事
基于自身的学科定位,社会学的学科功能可集中概括为对社会现实进行描述、解释和预
测,即一个搜集-处理-应用信息的完整过程,三者逐层深入,又以描述功能为最重要的基础:
只有在对事实描述积累到足够的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在理论层面得到对现象的解释,进而再
对未发生的状况展开预测。
而通过对社会学描述功能的考察,我们还可以认识到社会学量化/质性的两大方法论传统:
量化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归纳出抽象的相关关系为目的,重点关注社会现实的规律性;
质性方法采用富有主观色彩的文献、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以细致生动地还原现实细
节为目的,重点关注社会现实的差异性,即所谓“讲故事”。从学科史的角度看,量化方法由
于对社会学的学科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相对更受重视,而质性研究则显得略为孱弱,
在社会学结构发育明显不足的中国则更是如此:高丙中教授就人类学田野志、民族志等质性
材料不足的现状评论道:“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在运作中所需要的对事实的叙述是由文学和艺
术及其混合体的广场文艺来代劳的„„中国的社会科学在总体上不擅长以参与观察为依据的
叙事表述”(高丙中:为《汉译人类学名著· 制造同意》所作序)。这一总结似可同样适用于
评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之争的现状。对此我认为,在学科的草创或学科化阶段,学者或可对某
一方法论倾向有所侧重以利巩固基本方法的根基;如欲真正推动学科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成果
的不断转化,更“接地气”的质性方法对现实的刻画与挖掘则是决不可被替代的。
(三)如何学好社会学:注重实践,耐得住寂寞
综合对社会学的以上认识,以及当前的社会现实,我认为对于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来
说,不但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还要对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抱有基本的信心。社会学
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学问,只有走出校园与书房,到社会中应用、巩固乃至检验理论,才能
牢固有效地掌握理论与技术,才能将其中蕴含的独特视角与价值展现在他者面前;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学在中国的特殊发展历程,社会对这一学科的认知与接纳程度还不高,这对欲凭借
社会学谋生(社会学乃至社会科学能否用于真正意义上的谋生?这也是值得讨论的)特别是
从事单纯学术研究的从业者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何在未知、质疑乃至误解的大环
境中将社会学的意义阐发出来,将始终是萦绕在他们(或者说我们)心中的最大困惑。
(ps.子系统与巨系统的关系,不是二维的树状关系,也不太像是三维的千层饼,而有点
像几种颜色的橡皮泥揉在一起时的状态,AGI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的桌上木工坊爱上家居_丸林夫妇刘伟,灵晴_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_2014.07_121页.pdf
- 我的民族考古之路_宋兆麟.pdf
- 我的清华考研经验.pdf
- 我的硬笔书法观_夏奇星.pdf
- 我的神经科学家生涯.pdf
- 我的第一本日语入门书_部分1.pdf
- 我的第一本日语学习书 渡边俊雄.pdf
- 我的第一本日语阅读书-经典背诵.pdf
- 我的第一本管理学启蒙书.pdf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启蒙书.pdf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