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0
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中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中等教育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偏重智力开发轻视人格培养和健康锻造;二是偏重理论素养轻视操作技能;三是教材难度和深度太大,学生的课本数量太大,导致学生负担沉重,使学生产生了畏惧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下降。再加上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的时间过长,学生体质严重下降,学生的人格不健全,抗挫折的能力差,学生幸福感缺少,幸福指数降低,道德水平滑坡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人格培养;理论素养;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3-0280-02
一、我国中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的需要,支撑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奇迹的创造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我国目前的中等教育,就会发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重智力开发、轻人格培养。人格一种人力资源,包括诚信、毅力、团队意识、敬业精神和同情心。诚实守信可以使人得到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毅力可以使人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团队意识可以使人得到别人的合作与支持;敬业精神能够使人增强责任心,激发创造力;同情心可以使人精神升华,增加人格魅力。缺乏诚信,意志薄弱,缺少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的人是很难成功的。据西方学者研究,纯粹依靠专业技术知识成功的人士只占15%左右,而85%左右的成功来自于奋斗者完善的人格[1]。这充分证明了完善的人格对成功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的中等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牵引下,却陷入了重智力资源开发,轻人格培养的误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拼命地传授知识,搞奥数训练,实施题海战术,窥测高考动向,追求升学率论文联盟wWw.LWlm.cOM。从学校到教师很少有人从心理学方面完善被培养者的人格。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也很少有设置心理咨询、抗挫折训练、社交礼仪、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逃生训练、诚信教育等人格培养的课程。教学计划中只有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知识性课程,课程体系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缺陷。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单一,实行唯成绩论,一考定终身。高考录取的标准只有成绩,没有诚信、品德和健康方面的标准。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轻视品行教育。学校所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作弊、打架、欺诈、缺乏诚信的现象严重,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精神,抗挫折的能力很差,这实在是我国中等教育的悲剧。
2.重理论素养、轻操作技能。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我国的中等学校实验性课程的课时不够,实验设备仪器落后,实验教师缺编,国家财政对实验教学的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实验性的课程教师动手示范,学生动手做的机会少;验证性的实验多,创新发明性的实验少;教师或教材设计的实验多,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少。学校以为:
能力=知识=书本
人才=学历=文凭
实行学历论,追求文凭本位制,制造升学率=教育质量的奇怪逻辑。完全抛弃通过实验、劳动、生活等学习知识的途径,一味地通过书本学习知识,导致大量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的产生。以为理论学习越多实际操作技能就越高,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等同。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特色不明,实验仪器缺乏,实习机床不足,经费严重匮乏,一味地开设理论课,已到了惨淡经营的地步。再加上我国的高等学校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也相对不足,职业技术学院追求理论素养的培养,直接导致我国理论型人才严重过剩,而高级技能人才奇缺的局面。据报道,2002年广东社会劳动力总供给为137.4万人,总需求为102.4万人,其中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占40.8%,而技术工人的供给却只占30%。经济理论认为在技术工人的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合理比例应该为8.213.9∶46.1∶31.8,而目前广东省的比例却为36.8∶31.3∶58.9。显然,广东省中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状况十分严重[1]。广东尚且如此,那么全国呢?落后的西部地区呢?技术工人缺乏的程度比广东还要严重得多。与此相反的是,我国大学生的供求比例为1.31,形成了相对过剩的局面。
3.教材偏难偏深,学生的学习负担沉重。近年来,中等教育教材的难度深度广度加大,将大学一年级的内容下放到高中教材,搞得中等教育的教材异常艰深,很大程度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高中政治课教材中就有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什么GDP、GNP、NNP、NI、PI等概念出现,诸如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等一些法律知识也出现在高中课本里。这些都是大学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在《西方经济学》中才学的内容[2]。曾有教育学家对我国与美国的中学教材进行过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中学数学、物理、化学教材的难度都比美国同年级教材的难度大。我国初三教材的难度大约相当于美国高二教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与写作.ppt
- 2019年7月安徽省砀山县事业单位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的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pdf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2024.pptx
- 证券从业人员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doc
- 小学家长会英语老师课件.pptx VIP
- 第七单元《红楼梦》薛宝钗、林黛玉人物形象赏析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pdf VIP
- 春季学期《工业控制网络》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