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离渴望长寿又近了一步
人类离渴望长寿又近了一步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他因研究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而获奖。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在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可通过分解自身非必需的成分,把这些原来自身的一部分作为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这个发现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通俗地说,能使人更长寿。比如,我们常说“吃饭要吃七分饱”,通过研究发现,七分饱可以让细胞自噬,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让人更长寿。细胞自噬的研究,对于治疗帕金森症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等都有较大的帮助。这项研究,是人类健康长寿研究史上取得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随着DNA、生长激素、药物等学科研究的迅速进展,人类寿命正面临重大突破。有科学家预言,寿命达到150岁的婴儿已经在世界上诞生,现在的中小学生,有望普遍实现享寿百岁
不断出现的长寿药物
长寿药物的研究发现,是促使人类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取得一定成果。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于2016年2月宣称,他们已研制出一种具有奇效的永葆青春之药,这种药以干细胞为基础,能更新机体组织,维持生理上的年轻状态,并促使机体不断产生自身的干细胞。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在蠕虫及老鼠身上进行药效测试并获得验证
美国梅约医学院的专家在老鼠身上注射一种特殊的化合物AP20187,可以加速老鼠排除体内衰老细胞。试验显示,注射这种特殊化合物后,老鼠机体更健康,脂肪、肌肉和肾组织中的炎症有所减少,寿命延长了17%~35%
美国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去除“中年”老鼠器官内不再有用的细胞能使老鼠活得更长久、更健康。这种方法是先用基因工程改造老鼠,再通过药物触发细胞的“自杀基因”,老化细胞就被轻易地消除了。这些老鼠的寿命因此延长了25%~35%
还有更简便的药物治疗方法。二甲双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比利时研究人员在秀丽隐杆线虫身上进行二甲双胍测试时发现,线虫的衰老速度变慢,而且保持更健康状态的时间也变长了。老鼠使用二甲双胍后,它们的寿命延长了40%。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更长,而理论上糖尿病应该让他们平均?p寿8年。老鼠试验显示,二甲双胍能增加向细胞中释放的氧分子数量,促进机体更强健并使寿命得到延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批准美国2016年投入临床试验,以验证这种药物对人类的效果
器官移植也是实现长寿的一种手段
异种共生实验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项科学实验。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就给年龄在35岁以上的健康受试者注入了25岁以下年轻志愿者的血浆,结果发现这一方法能够逆转衰老现象。近年来,这一理念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体器官移植是那些病入膏肓者恢复健康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等待移植的人太多,可供移植的器官太少,有不少人就在无望的等待中无奈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美国科学家正试图在猪体内培育人类器官。他们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猪的胚胎,从而产生异种嵌合体。研究人员让这种人猪嵌合体胚胎在母猪体内发育25天,然后终止妊娠,取出培育出来的组织,经过“回调”等进一步培育,就得到了能发育成人体各种组织的干细胞。有朝一日,安装新的心脏、肝脏和肾脏等人体器官,会像现在更换膝关节一样普通
人类长寿是有动物基因基础的
其实,动物界不乏长寿之星。科学家在南极找到一种叫“六放海绵”的动物,据估计,其寿命可达1.5万岁。科学家曾对南极一只被称为“明”的海蛤进行年龄测量,结果发现它已507岁了。在脊椎动物中,生活在北极和北大西洋的体形巨大、行动缓慢的深海食肉动物格陵兰鲨,可活400岁。长寿动物的发现,为人类的长寿之路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明人类的长寿梦想是有动物基因基础的,是有可能实现的
从个人角度说,长寿非常令人向往,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调查,87%的网民希望自己活过120岁。长寿对整个社会而言,大部分影响是好的,但也会加剧社会和经济矛盾,地球人口也会大幅增加。当然,这些问题和矛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人类一定会向着更健康、更长寿、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