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海上丝路探究若干问题补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五代海上丝路探究若干问题补论

唐五代海上丝路探究若干问题补论   [摘 要]本文补论三个问题:一、认为汉唐以来海上贸易地点是从南往北位移的,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除广州外,其还没有相对固定的“始发港”和“终点港”。二、唐五代与南海诸国贸易的主要问题有:1.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段航路以“广州通海夷道”所记的航线为经常性航线;2.唐五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仍以天文导航为主,指南针只是辅助导航手段;3.8至10世纪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商人等组成的“波斯舶”,经营着中短途贸易、转口贸易;朝贡贸易带动了香料贸易,也成就了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三、海上丝路开通之日,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之日。佛教、伊斯兰教等相继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岭南、江南,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印度、南海各国的音乐、绘画、雕塑、文化习俗,也渐渐浸染岭南、江南 [关键词]唐五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段航路与贸易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4-0003-10 学术界关于海上丝路的论著已较多,内容也较丰富。本文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补充个人浅见,供讨论参考 有些文章在论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问题时,多强调本省某地是起始港,为地域争光,但缺乏动态分析,需要略加探讨。从历史上说,海上贸易地点是从南往北位移(北方黄海航线可能例外)的:先秦时期,南方沿海港口无明确记载;两汉三国至南朝,交州(交趾、龙编)、合浦、徐闻、番禺均为南方沿海的贸易地点,互为补充。因为当时航海技术落后,只能沿海岸航行;南海各小国交易货物零散,因而有就近贸易习惯 《晋书》记载说:“初,徼外诸国尝赍宝物自海路来贸货,而交州刺史、日南太守多贪利侵侮,十折二三。”①即指南海或印度等国有“自海路来贸货”,至交州交易。至梁而稍有规模,逾于前代。②“初”的意思是指过去、开始时。就是说晋代以前,交州为海路贸易主要的港口。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的《交广兴替》一节写道:“纪元初年中国与南海诸国商业政治关系频繁之时,交趾,质言之东京,曾为航行之终点。”③ 因为汉时交州辖境包括今越南北部、中部和两广等地区,合浦郡为其属郡,郡治徐闻与东京(交州治所)的海上贸易颇为活跃。经三国的吴国和南朝的宋、齐、梁,合浦郡的合浦、徐闻④仍为海上贸易港口。而后则有番禺(又称南海、广州)的继起 至唐,李肇《国史补》记载:“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将安南(又曾称交州、交趾、东京、龙编)置于广州之前,因当时安南仍是通南海各国的大港。《旧唐书 隋平陈,置交州。炀帝改为交趾,刺史治龙编,交州都护制诸蛮。其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居大海中洲上,相去或三五百里,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乘舶举帆,道里不可详知。自汉武已来朝贡,必由交趾之道。⑤ 虽然交州仍是唐代的对外贸易港口,但广州已是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文苑英华》记云:“涨海奥区,番禺巨屏,雄藩夷之宝货,冠吴越之繁华。”①涨海,即南中国海,或谓“涨”是“China”音译。伯希和指出:“考贾耽《路程》,南海一道始于广州。9世纪时大食人(Arabes)即于广州登岸。968年安南之独立”,交广兴替问题随之终结。②广州兴盛的同时,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与贸易的扩大,港口自然北移,泉州、扬州因此入围矣 唐五代阿拉伯商人(当时统称为波斯舶)主要贸易港是交州、广州、泉州和扬州。唐德宗时陆贽报告说外国船舶多至安南(交州)市易。唐时坎富(Khanfou)为阿拉伯人对广州的称呼,日本石桥、法国伯希和主此说。③伊斯兰教徒方面也有记载。④日本著作见中村久四郎《唐时代广东》一文。⑤大历四年(769年),李勉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勉至,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⑥勉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耆老以为可继前朝宋?Z、卢奂、李朝隐之徒。人吏诣阙请立碑,代宗许之”。⑦李勉时,阿拉伯商船一年来40艘,说明广州贸易之繁荣 唐时阿拉伯人是否已到泉州?桑原骘藏多年以前认为“直接证据迄今尚未发现”。⑧但是有旁证。文宗《太和八年疾愈德音》: 其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观察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通,不得重加率税。⑨ 福建由观察使兼理海上贸易,应该是福州港有蕃客到来,所以还不能肯定蕃客到了泉州港。《唐会要》卷100《杂录》记载:“天?v元年六月,授福建道佛齐国入朝进奉使、都番长蒲诃粟宁远将军。”亦未言自泉州登陆。还有《文苑英华》《受王潮威武军节度使制》所云:“闽越之间,岛夷斯杂。”⑩另外,桑原骘藏还引用《闽书》记载,泉州灵山葬有“默得那国”二人,他们是“回回之祖”。唐武德中来朝,“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