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草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单元草坪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东亚飞蝗生活习性 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聚集成群居 东亚飞蝗型。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多发生在羽化后5—10天、性器管成熟之前。迁飞时可在空中持续1—3天。至于散居型飞蝗,当每平方米有虫多于10只时,有时也会出现迁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或湖滩及大面积荒滩或耕作粗放的夹荒地上、生有低矮芦苇、茅草或盐篙、莎草等嗜食的植物。旱年可造成秋蝗大发生,第二年常形成夏蝗严重为害。1头东亚飞蝗一生可食鲜玉米叶80克,成虫期食量为喃期的3~7倍,喜食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饥饿时也取食大豆等阔叶作物。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鸟类、蛙类等。 东亚飞蝗防治方法 ??? 1、兴修水利,稳定湖河水位,大面积垦荒种植,减少蝗虫发生基地。 ? ??? 2、植树造林,改善蝗区小气候,消灭飞蝗产卵繁殖场所。 ??? 3、因地制宜飞蝗不食的作物,如甘薯、马铃薯、麻类等,断绝飞蝗的食物来源。 ??? 4、药剂防治要根据发生的面积和密度,做好飞机防治与地面机械防治相结合,全面扫残与重点挑治相结合,夏蝗重治与秋蝗扫残相结合,准确掌握蝗情,歼灭蝗蝻于3龄以前,每公顷用50%马拉硫磷乳油900~1350毫升或40%乐果乳油750~1050毫升,或25%敌马乳油2250~3000毫升,也可每分顷用4%敌马粉剂30千克,喷粉防治。采用微量喷雾防治。? ②短额负蝗 成虫体长20~30mm,头至翅端长30~48mm。绿色或褐色(冬型)。头尖削,绿色型自复眼起向斜下有一条粉红纹,与前、中胸背板两侧下缘的粉红纹衔接。体表有浅黄色瘤状突起;后翅基部红色,端部淡绿色;前翅长度超过后足腿节端部约1/3。 卵长2.9~3.8mm,长椭圆形,中间稍凹陷,一端较粗钝,黄褐至深黄色,卵壳表面呈鱼鳞状花纹。卵粒在卵块内倾斜排列成3~5行,并有胶丝裹成卵囊。 短额负蝗发生规律 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0.3~0.5cm,草绿稍带黄色,前、中足褐色,有棕色环若干,全身布满颗粒状突起;2龄若虫体色逐渐变绿,前、后翅芽可辨;3龄若虫前胸背板稍凹以至平直,翅芽肉眼可见,前、后翅芽未合拢盖住后胸一半至全部;4龄若虫前胸背板后缘中央稍向后突出,后翅翅芽在外侧盖住前翅芽,开始合拢于背上;5龄若虫前胸背面向后方突出较大,形似成虫,翅芽增大到盖住腹部第三节或稍超过。 我国东部地区发生居多。在华北一年1代,江西年生2代,以卵在沟边土中越冬。以成虫、若虫食叶,大量发生时,常将叶片食光,仅留秃枝;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蔬菜商品价值。 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初孵若虫有群集危害习性,2龄后分散为害。7~8月羽化为成虫。喜栖于地被多、湿度大、双子叶植物茂密的环境,在灌渠两侧发生多。除为害水稻、小麦、玉米、烟草、棉花、芝麻、麻类外,还为害甘薯、甘蔗、白菜、甘蓝、萝卜、豆类、茄子、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农作物及园林花卉植物。 短额负蝗通常零星发生,田间以人工捉拿为主,不单独采取药剂防治。 短额负蝗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短额负蝗发生严重地区,在秋季、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cm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贿不能出土。   ②在测报基础上,抓住初孵蝗蝻在田埂、渠堰集中为害双子叶杂草,且扩散能力极弱时,每667m2喷撤敌马粉剂1.5~2.0kg,也可用20%速灭杀丁乳油15ml,兑水400kg喷雾,其他药剂还可选用:敌杀死、高氯菊酯等。   ③保护利用麻雀、青蛙、大寄生蝇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④人工捕杀。 4软体动物 危害草坪的软体动物主要有蜗牛和蛞蝓。 软体动物多喜欢阴湿环境,常在温室大棚、阴雨高温天气或种植密度大时发生严重,主要有蜗牛、蛞蝓等。 (1)蛞蝓 属于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称水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扑杀方法。分布很广,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取食植物叶片成孔洞,影响商品价值,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一般白天潜伏,夜间爬出活动为害, 生活习性:喜温湿环境,畏光。白天隐蔽阴湿处,夜晚活动取食和繁殖,雨天为害较重。空气及土壤干燥时(土壤含水量低于15%),可引起大量死亡。最适温度12~20 ℃,温度25 ℃时潜入土中,花盆及砖石中,30 ℃以上大量死亡,正常情况下寿命可达1~3年。以成虫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完成1个世代约250天。 蛞蝓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