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氏兄弟”万籁鸣(1899-1997)? 万古蟾(1899-1995)万超尘(1906-1992)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为了推销华文打字机,决定摄制宣传动画片。他们委托万氏兄弟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动画广告片,当年年底,《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动画广告片制作成功,并在电影院里开始放映。这部动画广告片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片的雏形。其后两年里,万氏兄弟制作了《益利汽水》和《味精》两部动画广告片。这三步共四百余尺长的动画广告片标志着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萌芽,也标志着万氏兄弟把开创中国动画事业从探索阶段推进到试制阶段。??? 1924年,第一部中国自制的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大闹画室》不久就在长城画片公司诞生了。这部动画片编剧、导演、绘画、摄影、印片等工序都是万氏兄弟自己担任的。1930年,万氏兄弟又在大中华百合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纸人捣乱记》。这三部动画片都是仿效当时欧美动画片的风格和样式,采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真人都由万籁鸣扮演。 1931年,他们为联华影业公司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国人速醒》、《精诚团结》两部动画短片。1934年到1937年间,在明星影片公司,万氏兄弟先后制作了《狗侦探》、《新潮》、《抵抗》、《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国货年》、《漏洞》以及《民族痛史》、《血钱》、《航空救国》等多部动画短片。这些动画短片都洋溢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每次放映时,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仅鼓舞了人民群众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热忱,而且为中国时政动画片的制作开掘了先河。 1935年,同年年底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影片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描写了狮子王宴请百兽,宴会上,本来不会跳舞的骆驼自作聪明,上台献舞以便出出风头,结果丑态百出,弄得狼狈收场。《骆驼献舞》的摄制使中国动画片完成了中国动画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万氏兄弟为中国动画事业做出的又一次巨大的贡献。 万氏兄弟在明星公司绘制动画片的同时,他们还作了在故事片中穿插动画的尝试。早在1928年明星公司出品的《火烧红莲寺》中,那些斗剑法术镜头,就是万氏兄弟用动画制作的。后来,明星公司出品的《香革美人》,电通公司出品的《都市风光》,文化影片公司出品的《父母子女》等片中,都插有他们绘制的动画镜头,为影片增色不少。 1941年9月,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摄制出品。国人争相观赏,使“孤岛”时期的上海人民为之扬眉吐气,从此《白雪公主》再难独霸卡通影坛。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人民大众起来争取最后胜利”这句鼓舞抗日斗争的话,放映时虽然被敌伪的电检机关强行剪去了,但是到后来,日本小松泽还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时《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号召人民大众起来反对牛魔王,实际上是针队日军对中国的侵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籁鸣1954年从香港回到上海,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先后导演了《野外的遭遇》(1955)、《大红花》(1956)、《墙上的画》(1957)、《美丽的小金鱼》和《美妙的颜色》(1958)等动画片,建立了他的艺术风格和民族风格。1961-1964年创作大型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大闹天宫》动画梦终于变成了现实,并连续在国际电影节上夺魁,还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上映,标志中国美术电影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上集于1962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上下集于1978年获英国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1982年获厄瓜多尔第四届基多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1983年获葡萄牙第十二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委奖。 万古蟾1956年回到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并开始剪纸动画的研究创制工作。在他的领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在1958年拍摄出中国第一部独具特色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电影增添了一个新的表现形式。1959年以后,他又连续完成了《渔童》(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济公逗蟋蟀》、《人参娃娃》(1961年获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1979年获埃及第一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与钱运达联合导演了《金色的海螺》(1964年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这些剪纸动画影片在艺术形式上吸收了中国皮影、窗花、剪纸等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采用雕镂刻剪的工艺手法,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影片中有的人物造型细腻,有的则粗犷奔放,他们在银幕上栩栩如生,表现出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回顾大师走过的路,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萌芽《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