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3月 理论学刊 Mar.2014
第3期总第241期 Journal No.3Ser.No.24l
Theory
初唐史家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李海燕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北京100144)
(摘要]与艺术批评相对应,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对文学创作进行伦理和道德的考察,对文学所描写种种善恶
现象和思想旨趣进行历史的阐释,并以特定的价值观为准绳作出现实的评判。初唐史家在江左余习甚浓的时代,从
作品、作家、社会风俗、道德旨向等层面对前朝文学进行了伦理学批评,指出了南朝以来文学伦理价值的缺失,在强
调文学的社会责任、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同样也尊重和提倡文学的艺术价值,为此后的文学发展包括涵养波澜壮阔的
盛唐之音创设了宏阔的生长空间。
[关键词]初唐;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功能;道德目的;文质斌斌
[中图分类号]1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4)03—0112—06
初唐时期,朝廷推动了较大规模的修史,修撰成 评成为初唐史家极为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应当
《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 说,这一批评对平衡文学的伦理价值与艺术价值,铸
书》、《南史》、《北史》八部,是为“唐八史”。此“八 造“文质斌斌,尽善尽美”㈨‘文学传序’’的盛唐之音等
史”中,除《南史》、《北史》两部为李延寿父子私撰后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得到官方认可外,其它六史皆为官修史书,官修史书
在贞观年间可谓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期。像《晋书》
的修撰就有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等21人参加,并 古今中外的文学批评大致不出伦理与艺术两个
且,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了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 维度,以探讨和把握文学的伦理价值与艺术价值以
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二传等四篇史论。不难看出,初 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等。如果说艺术批评主要侧
唐修撰史书受到了帝王的高度重视,由宰相总监,饱 重于文学作品“怎么写”的问题;那么,伦理批评则
学博识之重臣或学士分修,除前面提到的人物外还 主要关注文学作品“写什么”的问题。故而这里的
有令狐德菜、魏征、李百药、姚思廉等等,而修史的指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指与艺术批评相对应的主要探
导思想为“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 讨文学的伦理价值亦即道德思想、社会准则层面的
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1](‘命萧璃等修六代史诏)’由 批评方法。
此可见,大规模的修史乃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的反思: 伦理与道德具有相似的含义,但道德更偏重于
以前朝的经验教训为新王朝的统治提供借鉴,终极 人类行为规范的研究,而伦理更注重对道德行为规
目的是为当下社会统治服务。 范之规律的探讨。黄建中先生以为:“伦理谓人群
本着这样的修史目的,对于前朝的文学创作,初 生活关系中范定行为之道德法则。”【3J(P7’故伦理之
唐史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总结批评,尤其在伦理学 学就是以道德为核心的学说,是研究道德的产生、发
范畴进行了较为集中的分析阐释,像“化成天下”、 展以及道德教育、修养规律的理论。弗兰克纳这样
“作训垂范”、“敷德教”、“述美恶”、“道”、“义”等这 讲:“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道德哲学,或
样的特指话语时时可见。由此可以看出,伦理学批 者关于道德、道德问题和道德判断的哲学思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汾王氏和陕郡上官氏与初唐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0CZW023)、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
衰关系研究——以南朝、隋唐为中心”(项目编号: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世纪戏曲艺术的本位传播.pdf
- 20世纪中国琵琶艺术发展探赜.pdf
- 21世纪前后地域文学研究汇评.pdf
- 21世纪哲学能做什么.pdf
- 1920-2010美国日裔文学综述.pdf
- 1979-2005年间的广西艺术研究述评——1979-2005年广西文化研究之二.pdf
- 2002-2014年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综述.pdf
- 2013年版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哲学思辨.pdf
- 2014年艺术学理论研究综述.pdf
- 2015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pdf
- 基层检察实践新探:J省S县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证剖析与路径优化.docx
- 金融衍生品风险剖析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多维审视.docx
- 论中小学教师批评权的法理基础与法律保障构建.docx
- 环境伦理引领下的环境法变革与重塑:理论、困境与实践进路.docx
-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剖析:机制、监测与应对策略.docx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基于多维度数据的精准剖析.docx
- 新课标高中优秀作文精品集锦.doc
- 新时期师德师风现状及其对策思考.doc
- R公司员工激励机制深度剖析与创新路径.docx
- 英语报刊隐喻剖析与汉译策略探索:基于跨文化视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