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docVIP

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

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 【 内容 提要】 为了探讨李让夷的世系、历官、郡望和唐代武宗灭佛事件的背景,对西安曲江池村新出土的李胜才墓志做了详细的考证。通过 文献 和地下碑铭互相印证的 方法 ,确证李让夷既不是陇西李氏,也不是赵郡李氏。他死于由淮南军返京的途中,而不是死在东川节度使任上。同时这方墓志对理解武宗灭佛事件的背景也有所帮助。 【关键词】 李胜才;李让夷;世系;郡望;宁安乡   2004年11月,陕西省考古 研究 所在西安市曲江池姜骨村南(唐为宁安乡)之地发现了一批唐墓,随即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些墓葬均为小型唐墓,出土遗物极少,有的墓连一件随葬品也没有。这批基的主人多为下层官吏和平民。但是,在一座晚唐时期常见的刀形墓中出土了一方尼姑李胜才墓志。该墓志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了晚唐宰相李让夷兄妹的一些史实,同时也涉及到了唐武宗的灭佛事件。因此,新出土的这方墓志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现就墓志及相关 问题 考释如下。      一、墓志的形制与录文      李胜才墓志呈正方形,边长36厘米,志盖为(录皿)顶,四杀刻有简单纹饰。在志盖顶上,自左向右,分三行用楷书刻着“唐故尼大德胜才墓铭”9字。志文首题为“兴圣寺亡尼内道场临坛李大德墓志”。墓志全文分为26行,每行字数不等,共有690个字,全文楷书。志石由于为麻石质,制作粗糙。加之遭到破坏,志文的损坏程度较为严重,出现了局部残缺。现将志石全文抄录如下(缺字用黑框表示,分行以斜线加以区分,方框内为补字,空格以空白作为特殊标记):   兴圣寺(1)尼内道场(2)临坛(3)李大德墓志铭并序   守秘书省校书郎(4)郑权撰   大德法讳胜才,其先赵郡曲[阳](5)人也。曾祖讳练(6),皇相州邺[县](7)人。祖讳悦,皇密州录事参/军,累赠尚书右仆射。皇考讳应规,卫尉少卿(8),累赠司徒。司徒才行杰出,士流所推,德/愈称于累代,名益振于当时。先太夫人(9)京兆田氏,赠高陵县太夫人,清门令族。为衣缨领/袖。外王父(10)讳峰、皇澧州(11)录事参军之女。大德时年尚幼,切慕空门之教,忽一日发心/,若有所悮(12)哉。以闻于司徒公,请依如来(13)之法,守伽蓝之室。司徒公方以惜幼保念/,初闻之,既骇叹亦且以为不可。尔后,祷愿之心终不伏退。司徒公则不能免告。旋出家/于京兆渭南宝觉寺(14)永住饰尼文溱之院,时年十四,既削发披缁(15),而宛见出尘/,风姿材迥,怀于雅操,气已禀于澄源。呜乎!事师之道始终如初,师每谓人曰:五净(16)之诚,/谓大德之独出也,其如天与乎!顾闺门之内孝感州贤,士庶未闻古人罕疋(“匹”的异体字)。长兄讳/让夷(17),皇武宗朝宰相、淮南节度使,赠司徒。相国公德时朝,名清中外为之喻,悲夫人僧则同气之分,爱念,反(18)自渭邑,复归京都通义里(19)之兴圣寺院/,与私第遗咫尺也,朝参暮见无异居同。惟贤前左庶子(20),守道忘进不超于时/。论曰:德不配位(21),位不配德是也。大德遘疾逾岁,名医药饵无不臻至。以成通/九年(868年)二月五日疾果笃,殁于兴圣之院,享年六十七。处于群众,和无小大,悉/向慕为仁人者也。初寺惊恸,哀风惨木侥侥(22),闻者感其泫然/。有子弟勤照等五六人泣血衔哀,犹不胜举。呜呼!果是不生不灭(23)耶?果是/不言以化(24)耶?仰天号诉,何所问耶?以其年十月十九日窆于京兆府宁安乡/凤栖原(25)之先茔,礼也!凡于事者,皆兄推贤之,无阙无怠,必躬必亲/,孝慈雅和,于古人之道也。以权出入门下,孰德行见,召收泪请志,但/顾成溥终敢辞命,铭曰/:   大音何问?佛道斯朂/,奚为礼终,伤哉逝促/,   福善何殃,贤明返辱,寿不逐仁,仁非寿逐/,   莫若身无住相(26)耶?莫若心有住相耶?   呜呼!愈痛难平/,奋悲风烛。      二、志文涉及的相关问题考释      1.兴圣寺 寺院名。位于唐长安城通义坊西南隅,即今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省建八公司内。兴圣寺原来本是唐高祖李渊的“旧宅”。618年(武德元年),李渊称帝后,“以故第为通义宫”,627年(贞观元年)立为寺,寺内有高祖寝堂等建筑。   2.内道场设置于皇宫内的寺院称之为“内道场”。隋唐时期,在宫中屡有设置。据《新唐书》记载:“(肃宗)时引内浮屠数百居禁中,号内道场,讽呗外闻。”“初,代宗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每从容问所以然,(王)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繇是禁中祀佛,讽呗斋熏,号内道场,引内沙门日百余,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度支具禀给。”“德宗素不为然,及嗣位,罢内道场,除巫祝”。德宗之后,除武宗之外,其他皇帝皆佞佛至深,即比,内道场也常设不废。   3.临坛大德 佛教术语,意为临坛护法者。坛即法坛,梵语曼陀罗之译音。大德,为梵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