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化蝶”现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化蝶”现象及其意蕴
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化蝶现象及其意蕴
蝶,古名蛱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本作蜨蛱,蜨也。俗作蝶。南宋戴侗《六书故》云:蛱蝶,蝴蝶也。粉翅长喙,卵草木上为虫,食草木,化而为蛹,再蜕而为蝶,其类不一。蝶,因其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习性而为人们所熟知,又因其独特的生命历程而不断地被人们联想和想象。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中,关于化蝶的故事层出不穷,综观之,主要有物化为蝶和人化为蝶两类。
(一)物化为蝶
由于古代先民的自然生物科学知识比较落后,不能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蝶由卵到蝶的化生过程,所以只能从自己能够理解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解释不熟知的事物,于是认为蝴蝶是由别的物种化生而来。宋蔡卞《毛诗名物解》:
蝶,粉翅有须,一名蝴蝶。《列子》曰蝴蝶,胥也。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蝴蝶。尝见园蔬,其叶为蝴蝶者,有三分二已蝶矣,其一尚叶也。干宝曰稻成萤,麦成蛱蝶,岂虚语哉。又晋崔豹《古今注》蛱蝶,一名野蛾,一名风蝶生江南柑橘园中。
所谓乌足之叶成蝶、园蔬成蝶,麦化蝶,橘化蝶,实际上是蔬菜和橘、麦等植物受到螟蛉等虫害,蝶、蛾产卵于其上,蠹而化蝶。古人对此并不十分理解,认为这些都是由他物化生而来。这种物化而为蝶的思想,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理解世界、阐释世界的一种方式。这是古人对万事万物发展变化、对世界存在方式的一种理解。如《列子天瑞篇》所云:
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灶下,其状若脱,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列子认为,世界万物万形相互转化,生生不息;四季更迭,春秋代序,生命可以以不同的外在形式存在于世,神本无期,形则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有凝。万物化生自有其枢机。又如干宝《搜神记》:
天有五气,万物化成腐草之为萤也,朽苇之为蚕也,麦之为蛱蝶也自无知而化为有知而气易也然腐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蝴蝶,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与不然乎?
蛱蝶由麦所化生,蚕由朽苇所化生,萤火虫由腐草所化生。万物化生,都是由气在主导着,随着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变而动,是为顺常,苟错其方,则为妖眚,以此来论证圣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的必要性。
另外一种物化而为蝶的故事则和神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有关。
在古人的笔记小说中记载了很多关于物化为蝶的奇异故事。如唐苏鹗《杜阳杂编》载穆宗皇帝时宫中金钱玉屑化蝶,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鲙鱼化蝶、坏绿群幅化蝶、百合花化蝶,段公路《北户录》载木叶化蝶等,这些唐人笔记小说中的物自然而蝶化故事,大多是自无情之物而化为有情之物,颇多怪异之说。又唐冯翊《桂苑丛谈》张绰有道术条载,咸通中进士张绰用纸剪蛱蝶三二十枚,以气吹之,成列而飞。宋《太平广记》载陶、尹二仙衣化蝶以及明陈耀文《天中记》衣化条所以引罗浮山有蝴蝶洞,在云峰岩下,古木丛生,四时出彩蝶,世传葛仙遗衣所化。这些故事托辞于神仙道术,很明显地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
这些故事,究其原因,一是蝴蝶化生的生命历程既为人们所熟知而且容易引起人们的生发和联想,再就是蝴蝶体态翩跹,羽衣斑斓,和道教所追求的羽化而登仙暗然契合,于是在道教的发展以及道教思想的传播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和蝴蝶有关的神仙灵异故事,当然也和追求奇闻异事的传奇风气有关。
这种蝶化的灵异故事,在佛教故事里也能找到相关记载,据《宋高僧传》之后唐凤翔府道贤传载,(道贤)殆死,焚之火,聚中尽化金色蝴蝶而飞去。或手掬衣扇迎之,归家供养焉。由此可以见出在宋代三教融合背景下的佛、道相互影响的痕迹。
(二)人化为蝶
人化而为蝶,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庄子齐物论》载: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周梦中化而为蝶,忘记物我之分,翩翩飞舞,自由自在,自适其志,庄子以这个譬喻来宣扬一死生,齐万物的物化思想。自此以后,庄周梦蝶的故事就增添了诸多哲学意味。
人化而为蝶,还有两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个是韩凭夫妇化蝶。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四载郓城县有韩凭冢,引《搜神记》云:宋大夫韩凭取妻美,宋康王夺之。凭怨王自杀。妻阴腐其衣,与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又引云凭与妻各葬相望,冢树自然交柯,有鸳鸯鸟栖其上,交颈悲鸣。但今本《搜神记》没有化蝶之事,不过既然李商隐有莫讶韩凭为粉蝶(《青陵台》)、青陵粉蝶休离恨(《二月二日》)等诗,则说明至少在中晚唐时候应该就流传有韩凭夫妇化蝶之说。无论是化为蝴蝶,还是化为鸳鸯,都寄托了人们对韩凭夫妇凄美遭遇的哀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