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期末考试作文评分细则及例文.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期末考试作文评分细则解读及例文要点

朱光潜谈美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扬州市高三语文期末考试 作文阅卷细则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陈中 2017-01-17 《考试说明》要点 议论文说理充分,论据充足。 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 记叙文记叙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 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 作文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试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余秋雨 试题来源 选自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笔墨祭》: 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张罗一个个酸楚的祭奠。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 试题特点 言论类题目。 本身句意明确。 从求真、求善走向求美的境界。 “美”的基本理解 美是形式的和谐(古典主义):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等。 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鲍姆加登); 美在愉快(休谟) 美在关系(狄德罗);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对美的祭奠 英国美学家博克: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容易理解) “祭奠”是指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因此,本则材料中,祭奠的对象一定是已经或者正在消失的美的事物和情感。 材料基本理解 本则材料表达的是对美的事物或情感已经或正在消逝的感伤之情。 “美”的具体化 优美、壮美 传统文化中美的因素 如何具体化 在行文时要力避笼统,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阐明“消逝之美”的具体内容或指明具体的领域。 可写人,可写物,可写事, 也可从“文化”“思想”等领域入手, 可多角度联系领域中的某个要素, 具体内容或者具体领域 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书——书法的式微。 手工工艺:剪纸,漆器,泥人,皮影戏 (忽然想起了山洞里的蝴蝶) 特色保护 对有特色的作文, 文体:剧本、书信、文言创作等 见解:独特、新颖、富有生活情趣等, 应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判分原则 四类卷:能化虚为实,选择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美的事物或情感”作为写作对象。 (若只谈美,不见消逝,建议42-45) 三类卷:能写出祭奠之意、感伤之情。 判分原则 一、二类卷:能清楚解释“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的原因。 要有亮点呈现(题目、由头、结构、文采、现实意义、辩证思考等等) 判分原则 五类卷:没有准确表达出正在或已经消失的事物或情感的美的特质。 六类卷:文体混乱且思想低俗。 浮动依据 先分类(题目、观点、结构),后赋分。 材料的选择、语言的使用。 议论文在确认主旨的基础上,要看是否围绕中心展开,论述的过程是否完整。即材料是否支撑观点,观点是否能统领材料。 记叙文要看是否将主旨蕴含于故事的叙述之中,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叙事波澜等基本的记叙文写作方法运用是否贴切自然。 几点细节 ①错别字每个扣1分,满5分止; ②每少50字扣1分; ③不足300字,不超过28分; ④默写作文,不超过20分; ⑤抄写试卷的阅读材料,不超过10分。 ⑥没有题目扣2分; 作文试评 选择8份作文 先定类别 后定分数 1:美的无用之用 1、从“除去苔痕”导入 2、联系现实 3-6论述美的精神之用 7 再次联系现实 8 别让美从身边消失 很会写 “祭奠”如何体现? 2:倘若无憾,何须祭奠 1-7节:以花季少女生命凋零为例展开,有模仿论述类文本的意思。 8-13节:将美分为可以保护的和必将消逝的两类谈我们应持的态度,言之成理。 14-17节:要保护美,发现美,不留遗憾。 小节太碎。 有点模仿,能自圆其说。 3:如露亦如电 1-3 从圆明园导入,用佛家偈语点题 4-5 谈美的消亡和美好的堕落让人感伤 6-7 辩证思考,期待下一道闪电 8 收结全文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