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__过敏性鼻炎pdf.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__过敏性鼻炎pdf

冬病夏治__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1型变态反应性 疾病,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清涕等。除此之外还有咽痒、眼部痒感等。 这类病人的最大特点是对空气中某种物质特别敏感,如遇花粉、冷空气等,出现 连续不断的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 过敏性鼻炎好发于春秋两季,为何说它是冬病呢?因为: 1、患者为虚寒体质,多怕冷,遇冷发病,尤其是气候突变时明显。 2、临床为多清涕、鼻痒、喷嚏、鼻黏膜水肿、苍白等寒症,该病以寒、以 虚为特点,天人和一,用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表述该病的特点,它就像一年四 季的冬季,因此称之为冬病。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有什么? 1、过敏体质:因为过敏性鼻炎常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蕈麻疹 等同时存在或交替发作,且患者多有家族史,所以可能与遗传有关。 2、外在因素:如冷热变化、温度变化、阳光或紫外线刺激等。 3、内在因素:内分泌失调如肾上腺素缺少,甲状腺素、卵巢素及垂体素分 泌失调或体液偏于碱性等均可构成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因素。 4、致敏原的接触: 吸入物:如尘土、花粉、真菌、动物皮毛、化学粉末等。 食入物:许多食物均可引起过敏,如鱼虾、牛奶、鸡蛋等; 药物如水杨酸、磺胺类和抗生素等。 接触物:如油漆、皮毛、氨水、化妆品等。 注射物:如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等。 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与肺、脾、肾三脏之虚有关,多因肺气虚弱、 感受风寒、肾气不足所导致。多见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气虚弱。 为什么过敏性鼻炎要在夏天治疗?  根据中医治疗原则: 1、寒者温之。因此要用热性药、补药进行治疗。 2、因时制宜。鼻居面部正中,属阳明之官,为阳中之阳,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性 最甚的季节,同气相求 ,此时人体腠理疏松,经络开放,血流畅通,而脊柱为督 脉运行之经,统辖全身阳脉,阳气皆归于此,这时在该处相关穴位采用冬病夏治的 敷贴治疗,可起秤砣虽小拨千斤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从根本上 改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的的症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急期治其标,缓期治其本,夏季不是该病的发病季节,为缓解期。因 此,此时治疗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对于阻止发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和哮喘患者 的寒冷锻炼一样,属于一种提高机种非特异性免疫的治疗方法。其机理可能补益 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减少发病等,是一种治本的疗法,它融 汇了时间医学、顺势医学、免疫学、中医学等诸多学科。 由于该病受到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因素的影响,受到环境及其他因素制约。它 们直接影响了治疗该病的疗效,因此临床上只说控制该病,而不用治愈这一术语。 虽说现在开发很多疗效好、见效快的化学药物,但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不可 避免地出现的毒副作用,造成人体损伤。因此该病的治疗应是一种综合性治疗, 采取多途径,多环节的干预措施,才能减少发病,提高疗效。 常选用辛香、逐痰、温阳、驱寒的中药 ,比如白芥子、竹沥、地鳖虫、生姜汁等 中药,结合现代远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制成膏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肺腧 (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腧(在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膈腧 (血会,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天突、膻中、膏肓、百劳、大杼、 定喘等穴位作贴敷治疗。需专业医生指导。   具体方法如下:   取白芥子3份,延胡索、甘遂、细辛、白芷各1份。共研细粉,过190目 筛,装瓶备用(A粉);取肉桂适量研粉过筛装瓶(B粉);取生姜捣碎过滤取汁 装瓶置0~5°冷藏柜备用(C液)。取A粉适量用C液调成稠糊状,涂于4块4 厘米×4厘米大小纱布上,再撒B粉少许,然后分别贴敷在大椎穴、膻中 (两乳 头连线之中点)、肺俞、肾俞(第2腰椎凹陷下,旁开1.5寸处),胶布固定,6~ 8小时后取下。治疗时间为每年头伏、二伏、末伏上午各贴敷1次,3次贴完后 要求加贴者每隔1周1次,连续贴敷3次。连续贴敷3年。   取穴正确是关键     正确的穴位敷贴是治疗的关键,每次贴敷时间应在2~3个小时,贴敷后局 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 ,但也要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准,避免灼 伤皮肤;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如无不适,建议成人贴6~ 8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