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数学模型建构教学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对高中数学模型建构教学思考

浅谈对高中数学模型建构教学思考   【摘要】模型建构的过程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建构物理模型更是高中数学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从两则公开课的教学设计案例出发,分析高中数学模型建构教学的特点,并对建构方式提出了四点思考,指出模型建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模型建构;物理模型;数学情境 王尚志教授在“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六大核心素养.而模型建构的过程是实践这六大核心素养的一个良好载体.在高中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不乏具备物理背景的内容.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参加青年教师公开课比赛时的两则教学案例,以“物理模型”建构为例,谈谈对高中数学模型建构教学的思考. 1案例两则 案例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 通过之前的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形成初步猜想:如果e1、e2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存在实数λ1、λ2 ,使得a=λ1e1+λ2e2.这时,笔者抛出第一个问题:将一个向量分解成两个向量,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迅速想到了物理中的斜面模型: 斜面上静止的木块所受到的重力G可以分解成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F1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压力F2. 用物理背景印?C了学生的猜想之后,笔者抛出第二个问题:当G用图中选定的分力F1、F2表示时,这种表示是否是唯一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很快得出结论:唯一.继续追问: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a用给定的一组基底表示:a=λ1e1+λ2e2,系数λ1、λ2是否唯一?由物理现象引出数学结论. 紧接着,笔者抛出第三个问题:G是否只能用图中的这组分力F1、F2表示? 学生讨论之后表示否定:如果θ角度数变一下,F1、F2也会改变.继续追问:平面中不共线的基底e1、e2是否唯一?结论也呼之欲出了. 有了这三个问题作为思考的基础,从物理背景出发,得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1+λ2e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在斜面模型的帮助下,得出定理中最难理解的“系数唯一性”和“基底不唯一性”就变得水到渠成. 案例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的教学设计 鉴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串联与并联电路图,笔者用物理中的“电路模型”来进行加法计数原理和乘法计数原理的教学. 师:请大家帮老师来分析一下这个电路: 生:这个并联电路共有n组开关,每组又分别有i(i=m1,m2,m3…)个开关并联. 师: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泡会不会亮? 生:会亮. 师:如果约定,灯泡亮为事件A完成,那么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就是完成事件A的一种办法,请问:完成事件A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办法呢? 生:N=m1+m2+m3+…+mn. 随即得出加法计数原理的定义:完成一件事A,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以此类推,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事件A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方法. 师:再看下面这个电路:说说电路的特点. 生:有n组开关串联,每一组又分别有i(i=m1,m2,m3…)个开关并联.必须每组都有一个开关闭合,灯泡才会亮. 师:一共有多少种开关闭合的方式能让灯泡亮起来? 生:N=m1m2?m3?…?mn. 师:我们还是约定灯泡亮为事件A,那么完成事件A有n个步骤,每个步骤又有i(i=m1,m2,m3…)种不同的办法,那么完成事件A总共有N=m1m2?m3?…?mn种不同的办法.这叫做乘法计数原理. 教材中是借用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出加法计数原理及乘法计数原理的.虽然容易理解,但是从实例中具体的数字到概念中抽象的m,n,学生还是缺乏直观认识.借助物理中的“电路模型”来进行两个计数原理的教学,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来构建新的概念,比课本上所用方法更易接受. 2模型建构教学特点的思考 2.1充分重视尊重学生内部心理和知识结构的变化,使其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例如:在案例1中,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可以熟练地对物理中矢量进行合成与分解,且已经明确向量的物理背景.故学生在处理向量问题时是有主动地去寻求构建物理模型的倾向的.顺应倾向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将抽象的定理变为熟悉的物理模型,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情境,提升学习的信心,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再如:案例2中,加法和乘法计数原理的定义,通过构建熟悉的“电路模型”,将抽象的定义摆在一个熟悉的场景中,更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