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进洞方案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进洞方案剖析

目录 一、编制依据 - 3 - 二、编制范围 - 4 -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 4 - (一)工程地质 - 4 - 1.地形地貌 - 4 - 2.地层岩性 - 4 - (二)水文地质 - 4 - 四、工程概况 - 5 - 五、隧道进洞总体方案 - 5 - (一)施工顺序 - 5 - (二)洞口段(明洞)边仰坡开挖防护 - 6 - (三)导向墙施工 - 7 - (四)大管棚施工方案 - 8 - 1.设计参数 - 9 - 2.大管棚施工 - 9 - (五)超前小导管施工 - 11 - 1.设计参数 - 11 - 2.小导管施工 - 11 - 六、进洞施工 - 13 - (一)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 14 - 1.工艺选择 - 14 - 2施工方法 - 14 - (二)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 18 - 1.工艺选择 - 18 - 2施工方法 - 18 - (三)台阶法 - 20 - 1.工艺选择 - 20 - 2.施工方法 - 21 - 七、质量保证措施 - 22 - (一)质量目标 - 22 - (二)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 23 - 1.洞口及明洞工程 - 23 - 2.洞身开挖 - 23 - 3.初期支护 - 24 - 4.监控量测 - 24 - 八、安全保证措施 - 24 - (一)安全目标 - 24 - (二)安全保证措施 - 25 - 九、环境保护措施 - 25 - 十、水土保持措施 - 26 - 十一、文物保护措施 - 27 - 十二、文明施工 - 28 - 一、编制依据 1.青荣城际铁路工程Ⅳ标段招投标文件; 2.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J947-2009)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 J159-2002) 《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 《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 XXX隧道设计图 图号:青荣城际施隧03-02、03、04、05、06 双线隧道明洞衬砌参考图 图号:青荣城际施隧参01-01~01-08 双线隧道复合式衬砌参考图 图号:青荣城际施隧参06-01~06-21 3.《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4.对我标段铁路实地考察所获得铁路现状、交通条件、现有施工情况及其他一些设施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二、编制范围 XXX隧道工程DK184+505~DK185+184.4。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特征 (一)工程地质 1.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基岩大部分裸露,山坡植被多为灌木,自然坡度为20°~30°。 2.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内地层岩性简单,主要为中元古代伟晶二长花岗岩()。另外隧道进出口及洞身部分地段上覆少量第四系更新统坡残积()粉质粘土。现将隧道通过范围内地层由新到老简述如下: (1)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残积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稍湿,硬塑,厚度小于1.0m。 (2)中元古代侵入岩() 伟晶二长花岗岩:灰黄色,深灰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全·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 (二)水文地质 勘测期间,隧道进出口及洞身范围内,雨季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受地表水及降水影响较大。隧道开挖将使附近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遭到破坏,特别是冲沟内往往是隧道埋深较浅处更易遭到破坏。 (四)气象资料 1.地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1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最冷月平均气温-1.1℃。 3.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51m。 四、工程概况 根据洞门实际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考虑边仰坡的稳定和仰坡的开挖高度,维持原进、出口位置不变。 XXX隧道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回里镇境内,隧道全长679.4m,其中Ⅲ级围岩337m,Ⅳ级围岩286m、Ⅴ级围岩56.4m、Ⅴ级路堑式明洞62.4m,两个16m长喇叭口洞门,本隧为双线隧道,全隧位于4500m的右偏曲线上,线间距4.6m,隧道内纵坡为3‰的单面上坡。最大埋深42m。全隧总弃碴量为9.4万方。依据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隧道从青岛端进口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Ⅳ级围岩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Ⅴ级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 五、隧道进洞总体方案 (一)施工顺序 施工结合洞口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并针对洞口段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制定以“超前预报,大管棚支护,洞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