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州文化一朵奇葩 二千多年文化的沉淀
雷州文化一朵奇葩 二千多年文化的沉淀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称百越,战国归楚界,秦时属象郡。自汉元鼎六年设郡置县至清末,历经二千多年,雷城一直是州、郡、道、路、军、府之治所,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因其地处雷州半岛腹部,北控高凉,南扼琼儋,素称“天南重地”。这里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声名为海北同尊的雷祖、“天下四绝”之一的雷州换鼓、“南方兵马俑”的雷州石狗,而且有令人心往神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歌、雷剧、雷州音乐。这里是多种文化的汇聚地,土著文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催生出独具一格的雷州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州石狗吸引观众眼球。
????●非遗璀璨,令人叹绝
雷歌、雷剧、雷州石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音乐、姑娘歌、蜈蚣舞、人龙舞、雷祖文化、石狗崇拜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歌四句一首,每句七个字,讲究雷州话发音平仄押韵,似七绝唐诗。雷歌创作手法灵活多样,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一首雷歌仅二十八个字,可完整地表达作者对事或对人的描述、评价,言简意赅,艺术新颖,朗朗上口,雅俗共赏。历代流传下来的雷歌几百万首,近年编印出版的《雷歌大全》、《雷歌大典》共收集了其中的二十万首。雷剧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是雷州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仅雷州市就有近100个业余雷剧团常年在城乡演出,年演出2万多场次。雷州籍著名雷剧演员林奋,2001年上北京表演荣获梅花奖。徐闻县雷剧团表演的雷剧《雨仔落泱泱》,2009年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雷州石狗为雷州古越人崇拜的图腾,春秋时已形成石狗崇拜习俗,这一民间习俗从未间断,一直流传至今。雷州石狗因历史悠久,不同时代形态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文质彬彬,有的虎视眈眈,每一尊石狗都融入了当时的文化元素。通过考察石狗造型,可以从侧面了解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和民俗风情。
民俗表演——“舞鹰雄”。
????●先贤遗风,令人仰止
雷州历史名人不断,名贤多至。雷州先贤进士出身者22人,举人出身者100多人,最具代表性雷州名人——陈文玉、陈瑸、陈昌齐、陈乔森、莫玖等。另外,宋代贬谪入雷州的名贤有寇准、赵鼎、李纲、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光、胡铨等。这些本土和外来先贤,为推动雷州文化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雷州文化发展史上一座座里程碑。陈文玉为唐代首任刺史,当时雷州多乱,多民族聚居,民族矛盾激化,民众械斗严重。陈文玉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被历代诰封。后人建祠堂以纪念,清乾隆皇帝感其为政以民为本,以和为贵,安抚百姓,稳定边陲,特亲书赐匾“茂时育物”。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为其祠堂正门题字“雷祖祠”。陈瑸为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岭南三大清官之一,曾两次赴台湾任知县、知府,后官至福建巡抚、闽浙总督。他治政有方,为官清廉,备受康熙赏识,称赞其为“苦行僧式”的封疆大吏。陈瑸卒后朝廷追授其为礼部尚书,康熙赐谥号“清端”,以表其为官清廉卓绝,高风亮节。陈昌齐,号观楼,为清代乾隆时进士、翰林编修。他治学严谨,博学多才,负责勘校《永乐大典》、编校《四库全书》,成为中国汉学、朴学第一人,梁启超称其为“粤东第一才子”。他的至理名言“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在雷州大地广为传颂,家喻户晓,成为古今构建和谐、和睦相处的劝世名言。宋代雷州,地荒人疏,中原称为荒蛮之地,流放官员多贬谪入雷。他们来雷州后,传播中原文化,启蒙雷州百姓,受雷州人民敬仰,建“十贤祠”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闻后书写《雷州十贤祠记》,称赞雷州人民“敬贤如师,嫉恶如仇”。
民俗表演——“姑娘歌”
????●景观蔚盛,令人流连
雷州二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文物保护单位达15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为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的纪念祠。该祠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三殿四进。祠内有千年石人、乾隆赐匾、历代碑刻等珍贵文物,其中有寇准诗刻、苏轼赋刻、李纲词刻等。雷祖祠系古雷阳八景之一,是“天下四绝”之一雷州换鼓的发源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古雷阳八景之一。塔九层,高57米,初名“启秀塔”,寓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后因挖地基时得蛇蛋三枚,更名“三元塔”,以示“三元及第”之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千年古寺,钟声悠悠,贬官谪吏多寄寓于此,苏轼寄寓天宁寺,感其佛缘,欣然为古刹题写“万山第一”四个大字,刻碑立于寺内。“名山不断名贤至,古寺曾经古哲题”,明代清官海瑞,上京赴考,途经雷州,寄寓古寺,为天宁寺题“天宁古刹”。雷州名胜还有伏波祠、夏江天后宫、高山寺等。雷州是文化旅游胜地,既有古时闻名遐迩的雷阳八景——雷冈耸异、雁塔题名、西湖翠拥、万顷连云、东海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