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诊疗方案..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诊疗方案.创新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专 病 诊疗方案解读;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一 诊断;(2)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方式: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证以上,或1个主证、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4)排除非脑血管性病因 (5)脑CT/MRI排除脑出血。;(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恍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2.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衰败证:昏愦不如,目合口张,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脑开窍、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法。 ;1. 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治法:清热平肝,潜阳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药用:天麻 钩藤 石决明 栀子 杜仲 桑寄生 牛膝 黄芩 夜交藤 茯神 益母草 甘草 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2)风痰阻络证: 治法:熄风化痰通络。 方药: 1、化痰通络汤加减。法半夏,生白术,天麻,丹参,香附,酒大黄,胆南星等。 2、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半夏,天麻,茯苓, 橘红,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川芎等。中药加减: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 中成药:华佗再造丸等。;(3)痰热腑实证: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 1、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 胆南星,瓜蒌等。 2、大承气汤加减。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等。 中药加减:热象明显者,加山栀、黄芩;痰甚者,加竹沥、天竺黄; 兼见头晕头痛,目眩耳鸣者,加天麻、 钩藤、 菊花、珍珠母、石决明; 口干舌燥,年老体弱便秘伤津者,加生地、 玄参、麦冬。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4)阴虚风动证: 治法:滋阴熄风。 方药: 1、育阴通络汤加减。生地黄,山萸肉,钩藤后下,天麻,丹参,白芍等。 2、镇肝熄风汤加减。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代赭石先煎,龟板先煎,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川牛膝,茵陈,麦芽,川芎等。中药加减:痰热较重,苔黄腻,泛恶,加胆,南星,竹沥,川贝母;阴虚阳亢,心中烦热,加栀子、黄芩。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5)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赤芍,川芎,归尾,地龙,桃仁,红花。中药加减:言语不利者加石菖蒲、远志;心悸,喘息,失眠者,加炙甘草、桂枝、酸枣仁、龙眼肉;小便频数或失禁者,加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肢软无力,麻木者加桑寄生、杜仲、牛膝、鸡血藤。 中成药: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 ; ; ; ; ; ; ;3.针灸方法 临床可分为中脏腑、中经络,采用传??针刺方法辩证取穴和循经取穴。 在选择治疗方案的同时,根据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可加翳风等,或采用咽后壁点刺等;尿失禁或尿潴留可加针中极、曲骨、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