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_培训课件.ppt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CC置管 为化疗患者提高一条安全的静脉通路 该怎样处理 注射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的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 输液外渗的处理原则 促进液体 重吸收 灭活外渗 药物活性 使用拮抗剂 停止输入 接空注射器边回抽边拔针 评估渗出药液性质、渗出量、面积、局部表现及患者主诉 怀疑或发现输液外渗 原理:使血管收缩,减轻水肿和局部药液扩散 用冰袋敷:4°~6°,每次20minm ~30min,每6h1次。 在抗肿瘤药外渗48h ~72h冷敷 注意防止小儿冻伤;奥沙利铂不能冷敷。 原理:使血管扩张,减轻疼痛。 热敷:39°~41°,每次20minm ~30min,每6h1次。 热敷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外渗。 可以用药血管收缩剂外渗: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 糖尿病患者慎用热敷。 用法:外敷、封闭、涂药 方剂:溶液、针剂、霜剂、中药等 50%硫酸镁湿敷:用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 20%甘露醇外渗,每次30min, 3~4次/d ,注意去甲肾上腺素外渗不能使用50%硫酸镁湿敷(因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 酚妥拉明/山莨菪碱:用于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 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可用5mg酚妥拉明加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或用10mg山莨菪碱加生理盐水1ml配成0.5%的稀释液湿敷(每次30min, 3~4次/d )。 0.5%利多卡因/1%普鲁卡因:用于抗肿瘤药或刺激性药外渗时封闭治疗。  霜剂:喜疗妥、皮炎平、烧伤膏 中药:金黄散、双柏散 芦荟 理疗:红外线照射 水泡的处理:小水泡自然吸收(避免热敷和摩擦);大水泡(直径1cm以上)进行抽吸。 外科处理:外渗范围大,经过1-3周处理仍无好转者,进行清创、植皮。 作用:消炎、止血、消肿 马铃薯中的多酚氧化能保护细胞膜和消炎 用法:切成透明薄片外敷在外渗部位,用胶布固定,1h-2h更换1次。 用于高渗性药物外渗 用法:根据外渗部位的大小取新鲜仙人掌,去刺,洗净、捣烂,用纱布包好外敷,1-2次/天。 谢谢聆听!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的操作并发症 发热反应 静脉炎 血栓栓塞 败血症 静脉穿刺失败 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急性肺水肿 空气栓塞 疼痛 神经损伤 导管堵塞 药液外渗性损伤 统计数据 2011年公布:我国总输液量100亿瓶(袋)以上,13亿人口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人均2.5-3.3瓶的水平。 药液外渗的定义 药液外渗的原因 药液外渗的预防 药液外渗的处理 内容 药液外渗(INS):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药液渗出(INS):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液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 药液外渗的定义 早期:红、肿、热、痛 晚期(据缺血程度): 1.灰白期 2.青紫早期 3.青紫晚期 4.坏死期 药液外渗的临床表现 药液外渗的临床分级INS 0级:没有临床表现。 1级 2级 3级 4级 钙剂外渗 多巴胺外渗导致肌肉坏死 去甲肾上腺素外渗 化疗药外渗 甘露醇外渗 伤口情况:呈黑紫色 散在水泡,红肿明显 皮温高,20㎝×16㎝大 小 渗出液:大量淡黄色渗 液,恶臭味 疼痛评分:8分 药液外渗的原因 疾病因素: 癌症、糖尿病、右心衰、低蛋白血症 新生儿 老年人 患者方面 输液外渗的原因 年轻人PK老年人 抗肿瘤药(细胞毒性损伤导致组织坏死) 抗生素 PH值<4.1, >8.0; 渗透压: >450mOSM/L 药物因素 输液外渗的原因 高渗性: KCL、钙 TPN、甘露醇 SB PH值<4.1: 强力霉素(1.8) 万古霉素(2.5) 多巴胺(2.5) KCL(4.0) PH值 >8.0: 氨苄青霉素 地仑丁、SB 药物因素 输液外渗的原因 风险评估能力低 选择血管通道器材有误 护士知识缺乏 ; 穿刺技术欠熟练; 护理技术 输液外渗的原因 20%甘露醇 50%葡萄糖、脂肪乳剂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钾、碳酸氢钠、 阿霉素、顺铂 长春碱类、 氮芥丝裂霉素 环磷酰胺 多柔比星 多巴胺、间羟胺、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 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 高渗性药物 阳离子液 抗肿瘤药 血管活性药 抗生素 输液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该怎样预防 患者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