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振动感觉阈值检查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价值评估
振动感觉阈值检查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价值评估 【摘要】 目的 研究振动感觉阈值(VPT)检查筛查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 200例糖尿病患者, 根据是否发生外周神经病变状况将其分成观察组(发生)与对照组(未发生), 每组100例。采用神经传导感应(NVC)和震动感觉阈值给予双向诊断和筛查, 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振动感觉阈值及神?传导感应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7.00%、64.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0%、36.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测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均采用神经传导感应检测和振动感觉阈值检测。振动感觉阈值检测设备采用美国Summit Doppler Systems公司提供的生物感觉定量测试仪, 患者选取平卧位对四肢给予震动感觉检测, 检测时将初始电压设置为5 V, 然后更具检查情况逐渐调整上浮电压, 直到患者感觉四肢触感清晰为止, 连续检测3次取平均值。采用上海海神NDI-500P+神经传导检测仪对患者神经传导感应进行检测, 患者选取半卧位, 将电机触头外端涂抹导电凝胶后经腓总神经向腓浅神经和双侧神经进行检测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详细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的振动感觉阈值异常症状的检查率神经传导感应异常症状的检查率。振动感觉阈值判定标准;低风险为0~15 V;中度风险16~25 V;电压25 V即为高危切点, 表明异常。神经传导感应判定依据相关文献[7]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总之, 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振动感觉阈值检查, 操作简单, 检测无创伤, 检出率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娟, 曾?x, 李连喜, 等.振动感觉阈值(VPT)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诊断价值.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3, 40(1):31-37.
[2] 储舟, 华文进.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4(5):3151-3152.
[3] 吴昊泽. 81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4] 秦秀宝, 丁淑贞, 崔丽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全科护理, 2016, 14(21):2176-2179.
[5] 段红应, 周朝华, 刘生华, 等. 手足十二针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 中医外治杂志, 2014, 23(1):25-26.
[6] 何菊美.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8):48.
[7] 陈秀英, 张爱萍, 杨丽, 等. 神经传导速度对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0, 17(3):146-148.
[8] 杨毅, 鲜杨, 李蓬秋,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与振动感觉阈值关系的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6, 24(2):135-137.
[9] 杜娟.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5):138-139.
[10] 张敏, 叶晓梅, 金海英, 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北京医学, 2015(2):171-172.
[11] 金慧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6):105-106.
[12] 蚁淳, 陈佩仪, 陈琳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12):1363-1366.
[13] 赵林颖, 韩晓华, 吴建波. 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体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4(2):126-127.
[14] 张志红, 晏丕军, 马红艳, 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振动感觉阈值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2):1-3.
[15] 晏丕军, 张志红, 徐勇, 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振动感觉阈值的关系.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41(1):58-64.
[16] 祁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定量感觉检查的意义.陕西中医, 2016, 37(7):870-871.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