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4中外教育简史名词解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464中外教育简史——名 词 解 释 1.“成均”: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先王在“成均”用酒款待地位低贱的“效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 “虞庠之学”:虞舜时代便有“”这种教育机构。“”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故又名“米廪”,在原始社会中可能由老人负此责任,并附带教育儿童和青年,后又发展为养老之所,并负一部分教育责任。 校:其原意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不仅受到内容相当广泛的军事训练,而且还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各项考试。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射、御文士: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2 { N6 {+ w! 11.有教无类P36:由孔子提出的,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学而优则仕:出处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的资格。启发诱导:是孔子关于教师如何教的方法问题。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 P1 [9 e: S* ^- Z2 g b/ g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孔子善于启发诱导,获得弟子对他的称赞:“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r5 c9 x! ?! d5 Z( z??i$ l4 j. Y2 [; \6 b+ x1 e! m14.墨子:翟(dí),鲁人 [kē]?,战国中叶鲁国邹[zōu]人性善论:关于人性,孟子认为人天生是善的。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包括二层意思:一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善性是天生的“良知”、“良能”,是人性所固有的,而不是外在影响或教育的结果。[jì]下学宫:稷下学宫,原是战国时期齐国在其都城临淄[zī]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学宫创立于齐桓公田午当政时,直至秦灭齐而亡,存在150年。期间,不断有众多游学之士慕名而来,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究气氛浓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培养了人才,促进了学术思想的融合和发展。 21.《弟子职》:《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学则。《弟子职》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做了全面、详细的规定。《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 22.1 n+ e8 E6 ?# L7 J9 d9 s22.《大学》: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论文,他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迩ěr)同度”,“匡饬chì)异俗、焚毁书籍何晏yàn)、王弼bì)的研习,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得以结合,形成儒道兼综的“新学”——玄学。这意味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冲破了汉代经学的束缚,出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 34.八股取士P78:明代创立的科举考试的形式,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格式,并有文字限制。 35.八股文是中国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shuò]五年,置博士弟子员50人,建立太学,这是封建中央官学之始。汉代太学的创建,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 39.宫邸学P81:也称四姓小侯学。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九年(66年),四姓指汉皇帝的外戚樊[fán]、郭、阴、马四大氏族;因为这四姓不是列侯,故称小候。学校直接由朝廷聘名师执教,条件优越,师生待遇优厚。 40.鸿都门学P81:汉灵帝光和元年创置的,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名,这所学校实际是宦官与官僚集团政治斗争的产物,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

文档评论(0)

3va3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