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机械2班卓伟灿寻找失去的中国大学精神.docVIP

08机械2班卓伟灿寻找失去的中国大学精神.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失去的中国大学精神 卓伟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系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十年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就是教育的失误。——邓小平。在我看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还是教育的失误。大学应该是独立的自主的,应该具备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大学是培养人格、培养理性、培养良知的地方,自由、民主、人道、科学应当是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核心。而现在放眼望去,现在的大学生眼里的大学只是人才培训机构,只是个培养考试工具、求职工具的地方。公务员、公司、企业、酒吧乃至歌舞厅,我们的大学生一概不缺,惟独缺乏大学之精神。从学生、教员、行政人员、讲师乃至头衔万人敬仰的教授,从他们的身上再也嗅不出大学之味道。 关键词:改革 大学精神 自由 民主 一、中国大学精神之讨论 最近几年高考社会各界极为重视,高考的样式反复变化,变来变去始终都不能令人满意,从全国统一命题到部分省市自主命题,成绩从原始分统计到标准分统计,又到原始分统计,命题形式又出现小综合,大综合的现象。如此大的变化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面对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舍北大清华转投香港高校的情况,人们发出了“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惊叹。而哈佛大学著名教授丘成桐对中国高校“唯利是图”的“炮轰”更是令众多内地高校颜面扫地。 大学,曾经是国人心中目的圣地。但今天,当大学生开始“看不起学校”,当大学教授剽窃造假为家常便饭,当大学生被职责为耽于享乐……蔡元培时代的象牙塔世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似乎无从谈起。 腾讯网报道:有人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姚国华说,中国20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一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于是关于一场大学精神的讨论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蔓延开来。 中国大学精神之现状 中国青年报2010年6月22日报道,在中国很多高校多年来一直发誓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背景下,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QS最近公布了《2010亚洲大学前200名排行榜》,在大陆最著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竟然连亚洲前10名都没进。 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到底还有多远?对此我引用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话讲:“中国大学精神虚脱,才子流氓贻害社会。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我经常提到两点:一是在大学精神上的,包括教授、学生的精神素养;二是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说到底还是办学自主权不够。” 大学精神之虚脱,教育体制之弊端,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换句话讲,大学本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大学是否要随波逐流? (一)中国的大学彻底变成了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 中国目前的大学只是以课程教授知识,工科教授技能,文科教授阅读口语,大学举办的学生课外活动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娱乐的,文化活动只是偶尔过场,感受不到高雅、高尚、精神共鸣,学校的学生几乎是不关心外面高尚的世界,不关心祖国命运的世界,学校只管教学,几乎不向外面的世界发出任何积极的声音。 我身边无数的同学下至专科学生上至清华北大,平时关心的几乎只有异性、唱K、魔兽、CS、明星、如何建立关系网之类的话题,大学专业报考学习的态度是,什么专业最热门,哪个专业就业率最高,很少有思想、趣味的考虑,培养出来的往往是西装革履、满口英文,说到中国文化、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往往一无所知。 姚国华说:“中国的大学彻底变成了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中学时老师就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我2008年高考后选择大学专业时就有一大堆人跟我讲以“是否好就业”为标准,我说读行政管理,我有立志于改变中国的政治现状,于是就有很多人跟我说我太理想化,行政管理毕业生最近几年的就业率全国垫底,你再喜欢如果找不到工作等于白读,还要投资四年学费四年青春。这也是个现实的问题,老百姓要吃饭啊,关系到我生存的问题,我不得不慎重选择。 亲身经历告诉我,大学校园里的年轻学子们考虑的不再是学识修养和人格完善。现在大学四年的任务集中在CET4、6级,计算机2、3级,毕业证、学位证等之上了,为将来的就业、出国等等最现实的问题做最实际的打算。“好大学不如好专业,好专业不如好就业”是普遍家长的口头禅,“学这个有什么用”、“考试及格就好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口头禅。 (二)中国大学的政治、利益色彩极为浓厚,难以构成独立的学术传统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提出:没有“大学自治”就没有“学术自由”,进而没有“一流的大学”。大学应当是自治的,大学的国立性质与自治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矛盾。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当代大学连现代大学起码的存在基础“大学独立”都还不具备。 有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大学里,校长、书记各1人,副校长、副书记可多达5-6个;学校的常设处、部、室多达30-40个。“校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某些政要主持经费切割、出

文档评论(0)

orhchv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