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教案(2010.11.21).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竹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反复诵读诗歌,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体恤百姓的忧伤之情。 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对象,纵观历史文坛,诗书画三绝的名家层出不穷,而图题诗更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郑板桥)的《墨竹图题诗》,并体会诗画所表达的诗情画意。 二、出示《墨竹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并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1)介绍作者。 (2)介绍背景: 这是一首图题诗,写于郑板桥在山东任职时。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 三、 重点认知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感知。 (2)范读。(听录音) (3)练读。 a、学生自渎。(注意字音,语气,节拍等) b、指名读(大家评议) c、再读(小组合作,比一比谁读得好)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学生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3)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自主学习 (1)字:衙、斋、 燮、 号、 寒放赈、救济、 遂 (2)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劳顿:劳累。思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三)合作探索 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地方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地方一起讨论。) 2、检查汇报(令人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诗?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3、介绍诗意。 a、自练。 b、小组内练讲。 c、指名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4、请学生说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5、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第一句是实写,第二句是虚写,第1句是第2句发挥联想的基础。) 6、对最后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理解(明确:似是写竹,实则写人。写诗人对百姓的仁爱之心,体恤之情。令人叹为观止,文中以竹喻人,比喻新颖奇特,把一个铮铮铁骨的文人写得极入情理,表现了他的高标挺立,特立独行,充满了爱民之气节。) 四、总结并进行拓展阅读。 1、《墨竹图题诗》表达了诗画家淡薄名利,以解除百姓之苦为己任的胸襟,以及“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 2、让生阅读有关“竹”的诗句,认真体会“竹”在古代诗句中的蕴涵。 唐代.杜甫《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宋.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竹。 4、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墨竹图题诗 竹:人 干:细中有强。特立独行 叶:青翠欲滴 爱民如子 傲然树立 课程资料:(扬州八怪简介) “扬州八怪”包括郑燮、罗聘、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八位画家。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方膺、李鱓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先试画,后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印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弘历东巡时,封郑燮为“书画史”。 “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幅《兰竹》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成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悲奇妙。成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 教学反思: 《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苍松怪石图题诗》是第八单元“岁寒三友”中赞松的一首图题诗,为清朝著名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所作。此诗句子长短不一,语言优美、豪迈,内容隽永深刻,洒脱不羁。诗人借画中苍劲挺拔、饱经风霜的松树和耸立在悬崖峭壁上的怪石这两个意象,表现了自己不屈不挠、耿直廉洁的铮铮男儿的性格。因为本诗诗中有画

文档评论(0)

0ey1aiw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