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运动系统-肌肉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运动系统 肌肉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 相关知识回顾 本章学习要点 肌肉的结构 全身肌肉的名称、形态、位置、起止点、作用和相关知识点 Ⅰ 概述 根据肌肉的形态、机能和位置的不同特点,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 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心肌分布于心脏;骨骼肌主要附着于骨骼上,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 一、肌肉的构造 每一块肌肉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位于肌肉的中间,肌腱位于肌肉的两端,附着于不同的骨上。 1.肌腹 :由许多骨骼肌纤维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  ?(1)肌外膜 :包围在整块肌肉外表面的结缔组织膜  ?(2)肌束膜:包绕着肌束周围的膜  ?(3)肌内膜 :包在每一条肌纤维外面的膜 2.肌腱:位于肌腹的两端,由平行排列的腱纤维构成。 相关知识点 ①肌纤维=肌细胞 ②骨、骨连接与肌肉为细胞分化的产物 ③肌纤维与肌腱由分化而来,且可转化 ④肌纤维间的肌束膜的脂肪组织与肌纤维交替分布,横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是判断肌肉品质的标志之一。 二、肌肉的形态 1、纺锤形肌:纺锤形,腱质称腱索,中部是肌纤维构成;分布于四肢。 2、多裂肌:由许多短肌束组成,分布于椎骨之间。 3、板状肌:薄板状,腱质形成腱膜,分布于腹壁和肩带。 4、环形肌:肌纤维环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形成括约肌。 三、肌肉的起止点和作用 1、肌肉的起止点:肌肉一般附着于骨,中间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收缩时,位置不动的一端叫起点,相对运动的一端称止点。 2、肌肉的作用:肌肉通过收缩牵动骨,使关节角度改变,产生运动。使关节角度变小的称屈肌,角度变大为伸肌,四肢靠近躯干为内收等。 四、肌肉的命名 1.根据作用命名,如伸肌、 屈肌等。 2. 根据结构命名,如二腹肌等。 3. 根据形状命名,如三角肌、锯肌等。 4. 根据位置命名, 如胸肌、颞肌等。 5. 根据肌纤维方向命名, 如直肌、斜肌等 6. 根据起止点命名, 如臂头肌、胸头等。 但大多数肌肉是结合数个特征而命名的 如:指外侧伸肌、腹内钭肌等。 五、肌肉的辅助器官 1、筋膜: 分浅筋膜和深筋膜 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些部位浅筋膜中有皮肌,营养好的家畜在浅筋膜内有脂肪蓄积。 深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深层,在某些部位深筋膜形成包围肌群的筋膜鞘;或伸入肌间,附着于骨上,形成肌间隔;或提供肌肉的附着面。主要起保护、固定肌肉位置的作用。 2、粘液囊: 是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内衬有滑膜,腔内有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与肌肉、腱和皮肤之间,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 3、腱鞘: 由粘液囊卷折形成的双层筒形结构。包在腱的外面,以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 Ⅱ 皮肌 分布于皮肤内(浅筋膜)的薄板状肌,间接附着于骨骼上; 布于面部(面皮肌)、颈部(颈皮肌)、臂部(肩臂皮肌)和胸腹部(胸腹皮肌/躯干皮肌)。 皮肌收缩时,可使皮肤震颤,以驱赶蚊蝇和抖掉皮肤上的灰尘水滴。 Ⅲ 前肢肌 前肢肌分部:肩带肌、肩部肌、臂部肌、前臂部肌和前脚部肌。 一、肩带肌 肩带肌连接前肢与躯干,多起于躯干,止于肩部和臂部。 共七块:斜方肌、菱形肌、背阔肌、臂头肌、肩胛横突肌、腹侧锯肌、胸肌 1、斜方肌 三角形板状肌;位于颈侧部皮下;起于项韧带索状部与前10个胸椎棘突,止于肩胛冈;作用是提举、摆动与固定肩胛骨。 锻炼斜方肌防治颈椎病 2、菱形肌 分颈胸二部,颈部厚而斜长,胸部四边形;位于斜方肌与肩胛软骨的深层;起于项韧带索状部与前6个胸椎脊上韧带,止于肩胛软骨内侧;作用是提举肩胛骨。 与斜方肌夹肩胛骨,形成肩胛上间隙,感染时蓄脓、肩瘘。 3、背阔肌 三角形板状肌,位于胸侧部皮下,起于腰背筋膜、9-11肋间隙、肋间外肌、腹外斜肌的筋膜,止于肱骨大圆肌粗隆;作用是牵引肱骨向后。 4、臂头肌 前宽后窄的长带状肌;位于颈侧部皮下;起于枕骨嵴、颞骨、下颔骨、寰椎、前几个颈椎横突,止于肱骨嵴与三角肌结节;作用是牵引前肢向前。 构成颈静脉沟的上界。 5、肩胛横突肌 薄带状;前部位于臂头肌深层,后部在臂头肌与斜方肌之间;起于寰椎翼,止于肩峰;作用是牵引前肢向前。 马无,牛、猪相似。 注意此肌与斜方肌下有肩前淋巴结,肿大时体表可以摸到。 6、胸肌 四块,浅层2块为胸浅前肌(扁厚、色深)与胸浅后肌(宽薄、色浅),深层2块为胸深前肌(薄而色浅)与胸深后肌(三角形、色深,最发达);位于胸骨与前臂内侧之间;起于胸骨,止于肱骨;作用是内收前肢。 胸浅前肌与臂头肌之间形成胸外侧沟,内有头静脉通过,为前肢皮下静脉主干。 7、腹侧锯肌 宽大的扇形肌;位于颈胸部外侧;起于颈椎横突与前9个肋骨,聚止于肩胛骨内侧的锯肌面;作用是两侧锯肌形成吊袋,将躯干悬吊于两前肢之间,提举侧偏躯干。 该肌起点呈锯齿状,保留分节特性 该肌与胸肌、肩胛骨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