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2存在主义-萨特重点讲义
让·保罗·萨特 1905年出生于巴黎资产阶级家庭,幼年父亲去世,母亲带他寄居在外祖父家。 19 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在中学教哲学,同时开始文学创作。 1933 年一 1944 年( 28 岁— 39 岁)期间,赴德国法兰西学院深造,师从胡塞尔。 二次大战中,应征入伍,做过德军俘虏。 1955 年,携夫人波伏瓦到中国访问。 1964 年,萨特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拒绝接受,表示“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1980 年 4 月 15 日 去世,巴黎为他举行了雨果以来的第二次盛大的葬礼。 《厌恶》 是萨特的成名作。 小说主人公洛根丁是个年已30仍未成婚的知识分子,因对飘零生活感到厌倦而返回故里,来到布维勒城,住在一个旅馆里。他着手撰写18世纪法国阴谋家德·洛勒旁侯爵传记。但没过几天,他就觉得一切都令人恶心,因而离开该城前往巴黎。 描写人在面对世界时产生的荒诞感。 人与其周围的一切总是脱节,相互之间既无必然联系,也毫无意义; 人生是荒诞的。但是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眼前浮动的一切,就会在你的心里翻腾,令你感到不适,于是就想呕吐、恶心。 他的孤独使他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对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命运难以把握,感到更加恶心。主人公正是从这种陌生感和孤独感中,体会到现实的荒诞。 他人就是地狱。 自由选择 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要改变自己的本质需要选择善、选择积极的目标,只有这样的自由选择才是有意义的。 若选择恶、选择消极则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无论何种选择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 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中期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 存在主义产生于3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遍及全世界。主要表现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达到了高潮。 存在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等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作品重在分析人物的精神状态。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题:一是注重描写对世界人生的荒诞体验;二是强调人在荒诞处境中的“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萨特:《恶心》《间隔》《墙》 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局外人》《鼠疫》 波伏瓦《第二性》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是指精神的存在,把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克尔凯戈尔 克尔凯戈尔,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出生于哥本哈根一个笃信基督教的暴发的羊毛商人家庭。由于担心上帝的惩罚,一家人笼罩在焦虑、忧郁的氛围中,克尔凯戈尔一生也是在忧郁中度过,终身隐居。 生活在落后的农业国丹麦的资产阶级,非常害怕革命,害怕社会主义运动,害怕被资产阶级自由派的革命思潮弄得惊慌失措。 克尔凯戈尔在哲学著作《恐惧的概念》中奠定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只能是存在于个人内心中的东西,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实在。真实存在的是个人的主观意识、非理性的意识、个人的心理体验。 当个人处于心理体验这种意识中时,最直接、最生动、最深切体验到的是痛苦、热情、需要、情欲、模棱两可、暖昧不清、荒谬、动摇等的存在,它是纯主观性的、最基本的存在。 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 一次大战后,存在主义在德国开始盛行,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 雅斯贝尔斯继承克尔凯戈尔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追求上帝,认为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关心其在危机中的生存问题。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1927)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义,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 “人是如何存在?”他指出,作为“存在”的人,面对的是“虚无”,孤独无依,永远陷于烦恼痛苦之中。他认为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同他的自下而上条件相脱节,面对着的是一个无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个荒诞的世界,人永远只能忧虑和恐惧。正是忧虑和恐惧,才揭示人的真实存在。 人有自我选择和自我控制的自由,忧虑、恐惧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谈得上自我选择的自由,它与光明和快乐相联系。 海德格尔认为,迄今为止的西方史上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技术世界和艺术世界。 技术世界是在摧毁大地的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艺术世界是看护大地与大地共在的世界。 技术是一种本质上无视自然的极端化要求,追求最大的利润。 技术世界愈来愈精彩,自然大地则愈来愈荒芜。 人,功业卓著,但他却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技术刺激人的野心与意志,神被驱逐,万物被蔑视。 人在本质上不应是自然万物的征服者而是看护者,人在本质上不是生存于世界而是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ASCAM达斯冠专业音响DP-24SD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改革开放年家乡的变化安徽省合肥市课件.pptx VIP
- 科普版英语六年级上册Lesson 3 It will be sunny this Sunday 课件.pptx VIP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ppt课件.pptx VIP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实施工作指南(2024年版).pdf VIP
- T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磁致伸缩液位计说明书-川仪.pdf VIP
- Ansys基本教程(非常好,入门).pdf
- 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一10月月考(化学).doc VIP
-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