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第3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史》第3讲

二、秦陵兵马俑 秦始皇在文化事业上的伟大创造:文字的统一,万里长城的营造。著名的秦陵兵马俑,则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教材64页 秦陵兵马俑的制作:套装。即头部和身体分别塑造、烧制完成后,再套合在一起成整体。做到整体形神兼备较为困难。 秦陵一号铜车马 这组车马的惊人之处,在于它的形体大,制作精,形象美。两车长达5米,重达2000公斤。世界罕见,被誉为青铜之冠。 马的络头,用金银管套接,车舆四周、车盖、伞盖上,用多彩堆绘花纹图案,色彩极其艳丽。驭官和马的形象,与兵马俑大体相近,写实而逼真。马的形象头方目圆,双耳短促,有腾骧飞跃之势。 三、汉代雕塑 汉代雕塑,较之前艺术性更高。 三代青铜艺术:“狞厉之美” 战国、秦汉青铜艺术:“错彩镂金之美” 秦陵兵马俑:“气势和写实”“ 汉代雕塑:“雄深雅健之美”,其具体的形式特征 是“气势和古拙”。秦陵兵马俑总体的气势和个体的写实,实际上有些艺术上的不足,而汉代雕塑,则以总体的气势和个体的古拙相结合,在艺术上克服了这一不足,从而达到完美境界,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最高典范之一。 汉代历时400余年,国运昌盛,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所以雕塑遗存数量极其丰富。 材质:玉雕、石雕、铜铸、陶塑、木雕 内容:陵墓雕塑、陪葬俑器。 1、霍去病墓雕刻(69页) 这批巨型石雕,作为装饰,具有石像生的意义。 这些石雕,原先散置在坟山上下的草丛中,现被安置在茂陵博物馆的石刻廊内,共有16件。 作品气势雄浑,作风古朴,大都就地取材,采用秦岭山区硬度很高的花岗石,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绝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刻,与秦俑的写实模真,迥然相异。 这些作品积淀了汉人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时代和民族精神,是“无声的汉人豪情”。 马踏匈奴 艺术手法上,仅在马的头部和人物脸部,稍加雕琢,其余浑然一体,不加修饰。 整体的古拙感,加强了作品了厚度和力度。 跃马 眼神警觉,四蹄屈懂,准备脱石跃起,奔向目标。 《伏虎》 《卧象》 艺术构思相似。几乎是一块天然巨石,仅仅在头部略加勾勒,突出神态。大象的憨厚与虎的威猛,完全不同。 气势与古拙并存。这种艺术风格,实际上不是把一块石头雕刻成一头猛虎和大象,而是用特殊的审美眼光去选择石头,在现成石头中找到猛虎和大象的形象。 象身皮肤坚厚光润,与虎皮毛绒绒感觉迥然相异。这也说明,古代雕刻艺人在把握对象神态的同时,对于形态方面的一些本质要素,也是绝不轻易放过的。 2、陪葬俑器:百戏乐舞杂技俑、兵马俑 (1)百戏乐舞杂技俑,在各地汉墓中有大量的出土。 从文化性质上说,是当时由侧重鬼神世界的“娱神”活动向侧重人间世界的“娱人”活动转化的标志。 伴随丝绸之路的开辟,西域大量百戏杂技传入中原,更丰富了当时的歌舞活动。 但是,从出土遗存看,这里杂技舞蹈俑,下一节的绘画,主要是提供给死者在鬼神世界的继续生活享受,所体现的依然是“生死一体化”观念。 由此可见,所谓当时“礼教——政教”文化的特点,就是人间世界的礼教规范与鬼神世界的神仙思想相辅并行。 这是迄今所见最完整精彩的一个乐舞杂技的舞台演出场面。 虽然只有50厘米,但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古拙圆浑的艺术风格,渲染了鼓乐齐奏、热闹的氛围,与霍去病石雕有内在一致。 舞女俑 一位身着喇叭裙的舞女,长袖翩翩,舞姿轻盈。 虽然形象刻画不求细腻逼真,但动态气势把握夸张传神。 注重整体效果二忽略细节的风格,就是所谓的气势与古拙的统一。 博弈俑 木雕 刀法洗练,成功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动作。 博戏俑 铜铸 四位正掷筛子的博戏者,神情极为专注,相互间关系处理十分得当,一种有机联系贯穿全局。 尽管人物不多,但气势仍很充沛。 《说唱俑》是汉代雕塑的一件杰作,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作品生动塑造了一位手舞足蹈、连唱带敲的说唱艺人,正在表演一段引人入胜的鼓词儿。俑的脸部表情洋溢着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诙谐,显得滑稽逗人。 这里虽然只有一个形象,但令人联想到塑像之外的场面,似乎有着无数入迷的听众,正全神贯注地在凝视、倾听,并随着有趣的表演,发出会心的笑声。而我们自己,仿佛也成了听众的一员。 《说唱俑》与上一件异曲同工。 矮胖的身材,上身袒露,肌肉丰满,耸肩缩颈,左手托鼓,右手握锤,边说边唱,边唱边敲。 面部表情极为丰富,眼睛一眯一睁,歪嘴吐舌,真所谓“眉飞色舞,得意忘形”,充满了幽默和风趣。 (2)兵马俑:在汉代随葬俑器中也有相当成就。 虽然,总体数量上没有秦陵兵马俑的宏大浩瀚,但从个体欣赏,其艺术水平远在秦俑之上。 在艺术处理上,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