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 臺灣水彩畫家陳陽春
第二篇
臺灣水彩畫家陳陽春
一 、生平摘述
陳陽春1946 年出生於臺灣省雲林縣 ,父親陳輕杉 、母親吳素梅 。陳陽
春打從記憶開始就喜歡塗鴉 ,真正開始學寫毛筆字是六、七歲時 ,父親找了
一個長輩黃傳心老師的字讓他描紅 ,小小年紀的陳陽春怕弄髒了範本 ,特
地用一張玻璃紙把那張字包起來 ,在上面鋪紙天天描 ,引發了他學書法的興
趣 ,奠定書法根基後 ,陳陽春小學、初中代表學校參加雲林縣的校際比賽榮
獲書法 、水彩第一名 ,自幼已具藝術天份 。黃傳心被視為其藝術生涯的啟蒙
之師。
黃傳心 (1895 ~1979 ),字傳心 ,名法 ,號劍堂 ,為臺灣東石鄉人 。
聰穎有才氣 ,舉凡堪輿 、醫術 、卜爻 、詩詞 、管弦、棋奕、書法 、丹青 、拳
王家良與初中一年級的陳陽春 術 、燈謎等百家技藝 ,幾乎無一不精通 。曾為黃海岱的五洲園木偶劇團編寫
《虎兒道祖》、《瀟湘夜雨》、《紅烏巾》等劇本 。光復後 ,黃傳心應聘虎
尾區署秘書 ,之後還曾擔任虎尾中學教師、虎尾糖廠文書 、雲林縣文獻委員
會編輯等 。1956 年間移居朴子街並將平生所學之技藝濟世 ,1979 年因病卒 。
曾任嘉義縣詩人聯誼會 、樸雅吟社 、江濱吟社 、石社 、嘉義文獻委員會等顧
問。著有 《劍堂吟草》、《劍堂吟草續集》、《丹心集》、《戲劇劇本》、
《臺灣童謠編》、《雲嘉文獻》。
另外一位影響陳陽春一生的人是王家良師傅 ,在陳陽春十四歲那年發覺
他喜好藝術 、繪畫 ,經常流連他開的書畫裱褙店前 ,欣賞畫作 ,認為陳陽春
是個有心人 ,遂收他為徒 ,從此影響他此生要走上繪畫之路 。
王家良師傅原籍浙江 ,1950 年隻身來臺 ,為求溫飽投身軍旅 ,服務於
臺北松山空軍警衛隊 ,於四年的軍旅期間 ,本身雖非美術科班出身 ,但因緣
際會參與了海報宣傳插畫工作 ,曾希望接受劉獅及李仲生諸大師的指導 。
後來雖對繪畫仍有極高的興趣 ,卻苦無經濟能力 ,祇能至北部知名的畫室旁
聽 。1953 年他調至嘉義空軍警衛隊北港分隊 ,直至1959 年退伍後 ,從事書
20
畫裱褙工作 。而原從事雕塑的劉獅改學國畫成名 ,原本學音樂的李仲生 ,卻
因繪畫而成為大家 ,頗富傳奇色彩 。
陳陽春得力於幼年札下厚實的書法基礎 ,更承受了王師傅的啟發與指
導 ,堅持透明水彩與水墨意境的結合 ,故而能於國立藝專畢業展時嶄露頭
角 ,獲得師長青睞。無怪乎早期陳陽春接受管理雜誌林瑞霞專訪便表示:「就
這樣…開始了他對藝術的追求 ,不顧高中師長的反對…選擇繪畫作為他終身
的事業 。王家良的水彩深深影響了他的作畫基礎 ,後來陳陽春進了藝專 ,得
到更多名師指點 ,但他仍說 :『王老師的啟蒙始終影響了他的風格 !』臺灣
的農村可說是孕育自然之美的地方 ,它有著鄉土的純樸之美 ,更有著濃郁得
化不開的人情味。也許由於出身農村 ,陳陽春的畫兼具純樸 ,有人情的特
色」,王家良老師亦為影響他日後步上水彩藝術創作與教育之啟蒙恩師。
二 、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