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2.3生态问题及其表现重点讲义
生态问题及其表现 郑志惠 第二节 第三节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自然资源的保护 不可再生资源: (1)加强节约和综合利用 (2)加强资源勘测,增加后备储量 (3)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可再生资源: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解析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甚至造成荒漠化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填湖沼 丧失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的作用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
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给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土地荒
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严重过度樵采 降水少、气候干旱 土地荒漠化不仅对本地区造成危害,而且还可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目前世界上PM2.5指数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非、东亚,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浓度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材料二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害物质。材料三 我国PM2.5最严重区和较严重区分布图
(1)图中我国西北地区PM2.5含量较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盆地,其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
A.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交通拥挤,尾气排放多
C.沙尘天气频发
D.大量燃烧石油,火力发电
塔里木 C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塔里木盆地沙尘天气多,因而PM2.5含量较高。
(2)我国将从2016年开始对PM2.5进行全面监测、预报,体现了政府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是( )
A.环境计划管理 B.环境技术管理
C.环境质量管理 D.资源环境管理
对PM2.5进行全面监测、预报体现了政府的环境质量管理职能。
典例1 (2013·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
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考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荒草地开垦成耕地,破坏植被,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华北地区农业需要灌溉,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水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典例3 (2013·海南地理)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
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
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
的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
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
根据图示:该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在加大,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依赖地下水的开采,地下水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开源: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主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
6.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显著。但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在环青海湖地区仅存为数不多的几条入湖河流,不仅水量在逐年减少,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势异常严峻,不仅给环湖地区生态,也给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青海湖入湖水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河流两岸过度利用河流水有关。
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沿湖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加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海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模电教案-李国丽.doc
- 2023版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PPT课件.pptx VIP
- 证监会现场核查工作底稿-A股首次公开发行IPO保荐底稿.docx VIP
- UIC513-1994铁路车辆乘坐舒适性评估.pdf VIP
- 2025年医学课件-右心声学造影.ppt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培训课件完整版(164页PPT).ppt VIP
-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Unit 7.pptx VIP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Section B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