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doc
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
摘要: 我国各地民间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是社会各界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甘肃岷县的“洮岷花儿”作为当地兴盛的民间传统音乐,他的存在状况和发展空间以及在保护和传承方面的工作更是珍存文化资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是从发展“洮岷花儿”的重要意义和途径着手,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重要的是提出了两点实践性较强的建议,这在过去的如何发展民间民俗文化研究领域里是较为少见的。一是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的作用,尤其是在高校艺术系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加快花儿规范科学发展。二是建立相关文化数据库,为后人的民间民俗学习研究提供一副“活色声香”的音乐卷。
Abstract: It’s our top priorit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in China. Taomin Huaer, one of folk music styles, prevails in M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poor area of west China. How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is unique music style is extremely imperative.Why and how to develop Taomin Huaer is the core of this article.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lso made two practicable suggestions which was very rare in the field of Huaer research. First, folk music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of all colleges should play a crucial role in naturaliz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ar. Second, culture data bas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s soon as possible. That will pave a road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to further explore folk music and culture.
关键词: 民俗文化;洮岷花儿;保护;数据库
Key words: folk culture;Taomin Huaer;protection;database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309-02
0引言
民俗文化,是人文科学中民俗学研究范畴的文化现象,从十九世纪中叶,就在世界各国引起重视,风行一时。而民俗学恰恰就是把大量的民俗文化现象,加以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给人们打开一个认识自己的窗口。千百年的文化演变和时代的进程证明,越是具有地方特点和乡土特色的,越是具备世界意义。西部――虽地处我国偏远贫困地区,但是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同样也绘制了这里的民俗文化。“花儿”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广大地区,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口头文学艺术形式。作为及具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符号,更是给生息在此的人们一个精神食粮。“百般花头独一枝”的甘肃岷县“洮岷花儿”就以其丰富的语言形态、独特的歌词辙韵、优美的音乐风格、特殊的演唱方法、表现形式、存在价值而蜚声国内外。岷县先后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甘肃省花儿之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联合国民歌考察采录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更值得关注的是“洮岷花儿”还被列为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然而,认清“洮岷花儿”发展的现状,如何具体地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使之成为甘肃岷县的文化名片,将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这里笔者就如何发展“洮岷花儿”从重要意义和途径着手,进行一个初步的分析。
1大力发展“洮岷花儿”的重要意义
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化报》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岷县“洮岷花儿”项目榜上有名。这标志着岷县“花儿”进一步走向了世界,这对挖掘、保护“花儿”和提高对她的研究水平都提供了一个莫大的平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大力发展 “洮岷花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1 作为民间口承文化,花儿能真实地反映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