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络歌曲现状引发的几点思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网络歌曲现状引发的几点思索.doc

由网络歌曲现状引发的几点思索   【摘要】如何认识和引导网络歌曲的发展问题引发了音乐界和众多网民的普遍关注,网络歌曲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亦饱受争议。本文试图通过观照网络歌曲的现状,从如何看待网络歌曲、网路歌曲缘何遭至官方责难以及如何遏制网络歌曲恶俗化现象等角度切入,剖析与网络歌曲相关的诸多问题,力求客观、公正的看待这一新兴文化现象。   【关键词】网络歌曲 恶俗化 审美观      2007年10月19日下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举办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推动网络歌曲健康发展”座谈会。傅庚辰、徐沛东、阎肃、谷建芬等音乐界知名人士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痛批了以《那一夜》、《大连站》、《狼爱上羊》、《老鼠爱大米》等为代表的网络歌曲低俗化现象,同时,以阎肃等为代表的在京40位著名词曲作家、歌唱家联名发起了“抵制网络歌曲恶俗之风,倡导网络音乐健康发展”倡议书。此举一经报道,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人们热烈的讨论。其中,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两种主要的观点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其实,对网络歌曲的批评已不鲜见,例如:在此事件之前,某网站便已经评出了十大网络恶俗歌曲,《两只蝴蝶》、《不怕不怕》、《冲动的惩罚》、《芙蓉姐夫》、《一万个理由》等一些街知巷闻的网络歌曲均榜上有名。只不过此前是民间对于网络歌曲的批评,中国音协的表态应是官方首度发表对网络歌曲的看法。   究竟如何看待音协此举?如何看待网络歌曲这一文化现象?以下,笔者欲就这些问题略陈一下个人之陋见:      一、理性看待网络歌曲       “网络流行歌曲是一种由网络原创的,借助flash的制作技术,反映青年人生活、思想、心境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歌曲,往往伴随着幽默、调侃、讽刺的意味。”[1](p72)如何看待网络歌曲的出现呢?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音乐文化也在相应的发生着变化。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悄然兴起,传媒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音乐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唱片、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音乐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更加迅速地传播。在这种变化之下,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化――网络音乐便搭乘着互联网这辆顺风车应运而生并迅速地崛起。应当说,网络歌曲的出现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是经济、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网络歌曲的受众群主要是青年人,是当今青年价值观的反映。另外,这类歌曲符合大众求新、求变的审美心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出现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网络歌曲的存在与发展既是不争的事实,那就决不能任意挥舞着“抵制”的大棒呵斥它们。勿庸置疑,由于制作网络歌曲的门槛颇低,无需经过传统唱片业繁琐而又复杂的流程,互联网又能为网络歌曲提供便捷、快速的传播途径,无需费尽气力进行宣传、包装,任何人通过网络都有成功的可能。再加上存在着青年群体这一庞大的受众群,使得许多喜欢音乐而又梦想成名的年轻人陆续加入到网络音乐的创作、演唱大军中来。短短几年时间,便有大量的网络歌曲充斥着互联网,庞龙、香香、杨成刚、刀郎等网络歌手一夜成名,受欢迎程度甚至比当红的流行歌手有过之而无不及。走红的网络歌手逐渐由幕后走到台前,受邀参加各种商业活动,获取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可谓名利双收。然而,应当注意的是,网络歌曲繁荣的背后确实存在着隐忧,主要表现为歌曲水准的参差不齐以及低俗、恶俗网络歌曲的存在。歌曲创作者缺乏专业作曲知识,这也成为网络歌曲在创作质量上进一步提高的最大障碍。纵观形形色色的网络歌曲,其中确实有少数作品存在着恶俗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歌词中充斥着痞话、脏话甚至谩骂,比如《大连站》这首歌曲,便以粗俗的语言描述着当今社会的黑暗面,令听者很是震惊:“都市十二点后的霓虹夜幕,下有一群诱人的性感尤物和一些雄性的野蛮牲畜,在迷幻的pub里面群魔乱舞。他(她)彼此都在寻找一个目标,去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将歌曲作为反映社会黑暗面的镜子这一创作手法在近代音乐历史上早有成功的先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就流传着《茶馆小调》、《五块钱》、《你这个坏东西》等一批揭露、讽刺性歌曲,这些歌曲以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国统区种种丑恶现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喜爱。另外,由陈歌辛作曲、裘子野作词的《三轮车上的小姐》也是一首讽刺旧社会丑恶景态的歌曲,“音乐活泼幽默,具有说唱音乐的特点,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是流行歌曲中难得的一首讽刺歌曲。”[2](p122)因而,网络歌曲也可以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面,但应讲究揭露、批判的方式,语言的文明是歌词创作的最基本要求,粗俗的语言是要不得的。《大连站》这类歌曲的出现与流行的确是一种文化的倒退。由上可见,评价网络歌曲,切不可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歌曲自身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笔者赞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