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争端的法理与历史依据.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海争端的法理与历史依据

第二讲 南海争端的法理与历史依据 正式观点和态度: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2002年~2007年。 高句丽的主体部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其分支可能融入当前的朝鲜民族,高句丽属于中国古代地方民族政权;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看高句丽与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LOS 原则:陆地支配海洋。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联合国曾召开的三次海洋法会议,以及1982年第三次会议所决议的海洋法公约。 1973年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会第三次议,经过九年漫长而断续的商讨,1982年以各国代表共识决达成结论,决议出一本整合性的海洋法公约。公约在1994年获得60个国家签署后生效。该公约对有关“群岛”定义、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海床资源归属、海洋科研以及争端仲裁等都做了规定。 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公约》。根据《公约》设立了国际海洋法法庭等机构处理争端,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法庭、仲裁程序强制解决争端。海洋法会议将上述解决争端部分作为一个选择性议定书,由各国自愿签署。中国并未签署这些文件。 美欧西方工业大国对《公约》第十一部分的“平行开发制”、“强制性技术转让”和“生产限额政策”的规定不满,后经发展中国家让步、做出实质修改后,除美国外的的西方大国都已批准。 领海基线(baseline of territorial sea):测量沿海国领海的起点,通常是沿海国的大潮低潮线,岛屿和特定情况下的岩礁也可以作为领海基点。 领海(territorial sea):沿海国主权管辖下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18世纪宽度各国约定为3海里,1982年公约规定为12海里。 毗连区(contiguous zone):沿海国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由沿海国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辖权的一定宽度的海洋区域。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毗连区又称“邻接区”、“海上特别权利区”。 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又称经济海域,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 如果各国都设立经济区,则世界上的海洋将有1/3划归经济区范围,国家管辖下的海域将有3700余万平方海里,而国际区域只有6700余万平方海里。沿海国对自己专属经济区内的生物及非生物资源,享有所有权,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的专属性权利。 美国 英国 韩国 日本 自然大陆架(natural continental shelf):海岸线到水深200米以内,平均深度133米;宽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度;地壳为硅质花岗岩构成。 法律大陆架(legal continental shelf):《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从领海基线算起,如果自然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或扩展至2500米水深处(二者取小);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大陆架与法律大陆架重合;如果自然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展到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在200海里内两者是一个重叠区域,沿海国的权力的权利也有重叠,不同之处在于: 1.权利来源不同:大陆架的权利是固有的,专属经济区需沿海国宣布其主张; 2.区域范围不同,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的最大宽度,而却是大陆架的最小宽度; 3.权利范围不同,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所有的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都有专属权利,而大陆架的专属权利仅限非生物资源和定居种的生物资源。 二、岛礁之辨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岛屿与陆地等同的地位,可以拥有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可以在远洋和深海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将可以产生海域权利的岛屿推到了风口浪尖,尤其是位于远洋的岛屿,甚至可能享有比沿海国大陆领海基线延伸得更为广阔的海域。 2.1 岛屿 《公约》第121条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除第3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应按本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1.排除人工岛屿:《海洋法公约》第60条第8款明确将人工岛屿排除在法律上的岛屿之外,“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不具有岛屿地位。它们没有自己的领海,其存在也不影响领海、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界限的划定。” 2.满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