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观察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4例。两组均根据具体病情予以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基础治疗, 观察组予以大剂量纳洛酮治疗, 对照组予以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意识觉醒时间和预后的差异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10 d后显效率76.47%高于对照组的52.9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经急诊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后, 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相应基础治疗, 有手术指征且患者同意手术给予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等手术治疗, 常规脱水降颅压治疗,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控制感染,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纳洛酮4 mg, 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 1次/d, 静脉滴注, 连用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 g, 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 1次/d, 静脉滴注, 连用14 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注意维持患者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稳定。病程中注意观察记录患者睁眼、瞳孔对光反射、言语反应、运动反应、生命体征、意识觉醒时间等情况以观察患者预后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随访观察患者治疗10 d后GCS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判定临床疗效。10 d疗效[5]:GCS评分13~15分为显效, 9~12分为有效, 3~8分为无效。3个月后疗效[6]:GOS评分5分为恢复良好, 患者有或无轻度缺陷, 恢复正常生活;4分为轻度残疾, 患者可独立生活, 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为重度残疾, 但神志清醒, 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分为植物生存;1分为死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为阿片类受体拮抗药, 常用于阿片类药物复合麻醉药术后, 拮抗该类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 促使患者苏醒[14-16]。国内外研究发现实验性脑损伤动物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β-内啡肽(β-EP)和强啡肽含量明显升高, 且与伤情和预后有关, 而纳洛酮能有效拮抗β-EP和强啡肽所导致的继发性病理损害过程, 逆转β-EP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损害[2, 3] 本组治疗发现, 对重度脑外伤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早应用大剂量盐酸纳洛酮治疗, 与胞二磷胆碱对照, 纳洛酮能有效缩短患者意识觉醒时间, 用药后10 d内患者转清醒率明显提高, 3个月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 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 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 总之, 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可保护重度脑外伤患者的中枢神经元, 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 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96-198. [2] 朱波, 李兰英, 吕国义, 等. 纳洛酮对离体人脑神经元缺氧损伤干细胞因子和受体表达的影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2):215-221. [3] 江基尧. 急性颅脑伤患者脑脊液中β-ELI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8(6):422-424. [4] 漆松涛, 邱炳辉, 徐博昆, 等.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7(3):149-151. [5] 杨刚, 唐文渊. 金尔伦(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中、重型脑外伤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7(3):146-148. [6] 罗文杰, 李军, 方佳林. 盐酸纳洛酮治疗醉酒后重型脑外伤临床疗效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16):1938-1939. [7] 段玉林. 盐酸纳洛酮治疗148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15):62. [8] 王献明, 赵军波, 魏洁. 静脉滴注纳洛酮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 15(7):449-450. [9] 黄育驰, 李舒刚, 潘梅英, 等. 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研究. 海南医学, 2005, 16(3):31-32. [10] 冯桥显, 杨玉焕, 张艳杰, 等. 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脑外伤的疗效观察. 华西医学, 2006, 21(1):4-5. [11] 冯桥显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