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棚绿芦笋两棚三膜覆盖促发栽培技术
大棚绿芦笋两棚三膜覆盖促发栽培技术 导读:浙江地区芦笋多采用设施栽培,但也会遭遇冬季和早春低温寒潮影响,导致品质变差。通过多次多点试验,发现采用地膜+中棚覆盖可以促进芦笋嫩茎提早萌发和抽升,始收期提前,且早春产量增加明显。但该技术适用于大棚芦笋留母茎栽培方式,且需要选择2年生以上的绿芦笋生产田块
芦笋,又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雌雄异株,以嫩茎供食,含有大量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矿物质及其他多种营养元素,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被誉为”蔬菜之王”。芦笋不是中国的传统蔬菜,从国外引进的历史也不长,但因其种植效益高,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很多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浙江地区芦笋虽多设施栽培,但受冬季和早春低温寒潮影响,嫩茎抽生晚,或抽生后冻死,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鉴于此,于2012年冬至2015年春以不覆盖为对照,多次多点试验比较了单层白色地膜、谷壳、稻草+鸡粪、小拱棚、地膜+中棚5种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芦笋早春嫩茎萌发、伸长及商品绿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采用地膜+中棚覆盖可以促进芦笋嫩茎提早18天左右萌发和抽生,始收期可提前至1月下旬,嫩茎产量增加10%,早春增产尤为明显,增加26.6%,每667 m2可增效益3 00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绿芦笋的两棚三膜早熟覆盖栽培技术。试验中还发现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芦笋嫩茎中类黄酮的含量,增强抗氧化性,对人体有益。现该技术在浙江省内已推广应用213.44 hm2,总增收近1 000万元
1 技术要点
该技术适用于大棚芦笋留母茎栽培方式,为保证地下根茎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地上部分生长,需选择2年生以上的绿芦笋生产田块。栽培方式为大棚+中棚+地膜,镀锌塑料大棚跨度有6 m和8 m
2种,一般6 m棚高2.4~3.0 m、8 m棚高2.8~3.2 m,竹木结构中棚顶部距离大棚顶部50~80 cm ,跨度比大棚小40~80 cm(即每边距大棚边20~40 cm)。在该栽培模式下,当旬平均温度≤5℃(一般在12月下旬),覆盖地膜和中棚,这个阶段白天不通风,夜间加强防寒保温,必要时中棚外侧或大棚两侧加挂裙膜、外盖稻草帘或无纺布增温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品种宜选格兰德、太平洋早生、特利龙、丰岛1号、H2等抗性好、产量高、商品性佳的杂交一代品种
2.2 播种育苗
①浸种催芽 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先用55℃热水烫种15~20 min,再在25℃水中浸种48~72 h,每天早晚各换水1次,每次换水时适当搓洗一下,搓洗的力度随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后将种子平摊于平盘等容器中,覆湿毛巾保湿,置于25~28℃恒温箱中催芽3 d左右,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有1/3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②育苗 育苗一般在玻璃温室、连栋大棚或单体大棚中进行,3月中旬至5月中旬或8月下旬9月上旬采用穴盘或营养钵等护根育苗。春季育苗盖地膜或搭小拱棚保温保湿,秋季育苗盖遮阳网降温
穴盘育苗宜采用32孔穴盘,每个孔穴装满已拌好的基质,且不可压紧,刮除穴盘表面多余的基质,使各个穴孔格室清晰可见,后用压穴器进行压穴,或将装满基质的穴盘5~6盘摞放在一起,轻轻按压,使每个穴孔压出一个深0.5 cm左右的播种穴,每穴播1粒种子
营养钵育苗需在播种前1个月配制好营养土,即将未种过芦笋的洁净园土过筛后,每1 m3拌入腐熟有机肥 150~200 kg,装入(8~10)cm×(8~10)cm营养钵中,每个营?B钵播1粒种子,深1.0 cm左右。也可用商品基质代替营养土
2.3 苗期管理
播后适当浇水,保持苗土湿润。30%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地膜或遮阳网等覆盖物,保持苗床温度白天20~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8℃,最低不低于13℃。当幼苗高15~20 cm时,可揭去小棚膜或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炼苗,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采用苗床育苗的,播后1个月左右,每667 m2用三元复合肥1.5~2.0 kg对水浇施,以后每隔20天追肥1次;秋播苗于12月清园时在畦侧沟施三元复合肥颗粒并盖土浇水,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及时割去以清园过冬
2.4 整地定植
一般定植前10~15天整地,宜选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肥力较好、pH值6.5~7.8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三元复合肥30~40 kg、钙镁磷肥50 kg。春季苗龄45~60天,在5月中旬至6月底定植,秋季育苗可在次年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春秋季幼苗均要求苗高30~50 cm,有4~6根健壮茎和5~8条贮藏根、鳞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