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工具应用技术研讨会专家报告-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测报上应用的实践与思考.pdfVIP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工具应用技术研讨会专家报告-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测报上应用的实践与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化螟性诱剂 在水稻测报上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龙游县 植物保护检疫站 张晨光 提 纲  一、浙江省龙游县水稻种植概况  二、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测报应用上的实 践  三、应用上感到的不足  四、思考和建议 一、概况: 耕作制度:单季、双季混栽区 08年单季稻:双季稻为 3:1 09年单季稻:双季稻为 1:1 2013年单季稻:双季稻 2:1 机割高稻桩 机插田: 4月10 日后开始 轻型水稻栽培技 术的推广提早了 早稻移栽期 移栽田 直播田(3月下旬) 抛秧田( 4月13 日后开始) 油菜田稻桩冬后虫源转株油 菜后羽化(越冬代尾峰) 7月25日早稻全田倒伏 早稻翻耕放鸭 减低冬后有效虫源 油菜田 空闲田 3月25日前后冬后残留高龄幼虫开始化蛹 性诱剂观察场的基本情 况  1、地点:占家镇下畈,面积1000亩以上大畈, 耕作制度具有代表性。  2、布置:性诱剂列方向与风向垂直,减少诱 芯间的干扰;同时选择在水沟边,方便日常加水。  3、间距:两诱芯间40 米左右。  4、诱芯数:5个(太多诱芯高发时计数很费 时)。 4月10 日前后田间二化螟蛾始见 10月底发蛾结束 二、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 测报上应用的实践 2.1、二化螟性诱剂系统监测 比测报灯灵敏、曲线饱满 2013年龙游县湖镇测报点性诱剂、测报灯 系统监测对比图 越冬代蛾未监测到天数: 性诱剂(3个诱芯)7天; 测报灯为18天 2012年平山桥国家区域站观察场 测报灯、性诱剂对比曲线 160 140 120 100 80 性诱剂 60 测报灯 40 20 0 410 414 418 422 426 430 504 508 512 516 520 524 528 4月10日开始到5月31日未监测到天数: 性诱剂(3个水盆诱芯)8天;测报灯为24天 2.2、二化螟性诱剂系统监测 是田间代别划分的判断工具 二化螟的发生与水稻耕作制度、品种、施肥水 平、使用药剂及防治次数等因子密切相关。人工剥查田 间,虫态重叠,代别难以区分,年度间差异又大。而二 化螟性诱剂能灵敏地监测到田间发蛾的动态,诱捕曲线 饱满、峰次明显,结合田间生产实际,能较清晰的划分 代次,是二化螟代别划分的很好依据。 年份/代别 越冬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