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pdfVIP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 ·福建 ·福州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2(洲拓年 1月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杨秀玲 朱朝枝 (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福建福州,35。。。2) 摘 要 本文从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其森林生态旅游资派入手,在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问双的基摘上,提出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 生态派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挂词 福建省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环境相和谐。只有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旅游业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以倡导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也就 应运而生。而自然保护区内独特的自然景观、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优良生态环境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及科考人员 前往观光科考旅游。自然保护区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展生态旅游已成为保护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其生态旅游资源 1.1福建省自然保护区概况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事业始于1954年,到80年代,福建自然保护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迄今全省已建立了100 处自然保护区,3322个保护小区。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龙岩梅花山自然 保护区等01处自然保护区: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三明格氏拷自然保护区等27处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余63处 为市县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3毛。福建省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植被和生物 资源,珍贵树种类型有黄储、格氏拷、楠木、黑锥、南方红豆衫、建兰、刺渺锣、米储:珍稀动物类型有穷参猴、鸳 鸯、岩鹭等。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47o3种,占全国的1日%,陆生脊椎动物8琦种,占全国28.6%,爬行类1巧种, 两栖类 “种,昆虫5。。。多种。全省保护区、保护小区的特点是点多面广,遍布全省。依据国家三大类别9种类型 的划分标准 ,福建省自然保护包括了除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3个类型外 的6个类型。福建省国家级白然保护区目录详见下表。 福建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截至2。。5年9月) 自然保护区名称 面积 (耐) 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类型 武夷山 56527 4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分布的珍稀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植物资源 梅花山 22168.5 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龙栖山 15700.0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珍稀野生动植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物资源 虎伯寮 3DOI.D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野生动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物 一,22一 中国 ·福建 ·福州 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 2笼洲拓年 1月 永安天宝岩 11063.3 长苞铁杉林、猴头杜鹃林、中亚热带 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及珍稀野生动植物 自然保护区名称 面积 (腼)) 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区类型 武平梁野山 14365 0 南方红豆杉及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野生植物 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 云香漳江口红树林 2360 0 红树林及其栖息野生动物、湿地鸟类 湿地 自然保护区 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厦门珍稀海洋生物 33088 0 中华白海豚、文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