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氮及其化合物教师版分析
PAGE
第PAGE 10页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
【知识结构】
1、本考点知识结构:
2、氮的循环:
3、氮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
NH3 ←N2 →NO→NO2→HNO3→NH4NO3→NH3 NH3·H2ONH4+、OH-
【知识梳理】
1、单质氮气:
①存在:
②物理性质:
③化学性质:
2、氮氧化物:
①各种价态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② NO:
物理性质: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成盐氧化物。有毒,毒性与CO类似。
化学性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为NO2:2NO+O2=2NO2
③NO2:
物理性质: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有毒。
化学性质:溶于水后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3、硝酸:
①浓、稀硝酸在与活泼或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时,硝酸中被还原,一般不产生氢气。
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浓、稀硝酸与金属铜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以上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氧化性同时还表现出酸性。其他不活泼金属类似于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冷的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等活泼金属发生钝化(在其表面因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常温时,常把浓硝酸存放在铁质、铝质密闭容器里。但若加热,则会剧烈反应。
②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浓硝酸与碳的反应:C+4HNO3(浓)CO 2↑+NO2↑+2H2O。硝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4、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是氨气液化的产物,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NH3+H2ONH3·H2O。
与酸反应:
实验室制法:
5、铵盐
凡是含NH4+的盐叫铵盐,铵盐易溶于水。铵盐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易与碱反应。
6、NH4+的检验方法:
8、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在是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例题:
【例1】(14分)洗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丙的电子式为 。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
【解析】本题知识载体很新鲜,很生活,很化学。简答式的题目首先要进行分析,确定设计的物质及反应才能完成各小题的内容。
题目关键词:粉末分解释放氮气,粉末仅含Na、Fe、N、O,水溶性试验部分溶解,可溶部分为化合物甲,不溶物红棕色可溶于盐酸。13.0g甲完全分解为N2和单质乙,N2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解题分析:1、粉末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2、红棕色物质可能为Fe2O3\Fe(OH)3等,根据题意只能是Fe2O3。3、甲只有两种元素,且含N,必含Na。3、计算:N(6.72/22.4)*2*14=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春学期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精华版.pdf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 欣赏《月光》 示范课教学课件【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pptx
- 《眼镜镜片防雾性能测试规范(报批稿)》.pdf
- 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文稿3篇.docx VIP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黑布林版时光隧道中文译文.docx
- 2024年宁波象山县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经典童话故事英文绘本-灰姑娘.ppt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24年提前招生校测样卷及答案(含语文、数学).pdf VIP
- 《元宵节》优质PPT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