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力推“中原城市群” 意在领跑中部崛起
??2006-2-27 10:58:00?? ?? 评论数:0
“两会”召开前夕,河南省力推“中原城市群”的工作进入高潮。
2月22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所属北京国宏大厦1601会议室气氛热烈。受河南省发改委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院项
目组所做的“中原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在接受来自发改委相关司、处官员,
以及两院院士吴良镛、牛文元、陆大道等中国区域经济专家的评审。
?
“报告”最终通过评审。
而实际上,该报告提出的“中原城市群规划思路”,在通过评审之前就已为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采纳,
并将开始全面实施。
《研究报告》指出,中部崛起离不开河南的崛起,河南的崛起必须依靠“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否则,在中部
崛起的博弈中很可能被甩在后面。
发改委主任出身的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评审会上慷慨陈词:“中原城市群有望进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开发
区域行列。”
能不能进入?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中部地区存在“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两
大板块。由于河南和安徽、湖南、江西的联系并不紧密,“中原城市群”肯定替代不了“武汉城市群”的地位
。所以要正确评估前者影响范围的大小,如果仅限河南,将难以列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
郑州谋副省级规格
《报告》明确提出,要将“中原城市群”列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使之成为中部崛起战略体制改革试验区。要
加大对“中原城市群”内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支持力度,要返还国税支持“中原城市群”城市化进程,把郑州提
升为副省级城市,要在建设用地方面对“中原城市群”给予更多支持。
根据空间关系和中部崛起实际需要,该《报告》提出,“中原城市群”应包括以郑州为中心,在两小时经济圈
内分布的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安阳、鹤壁、濮阳、商丘、周口、驻马店以
及山西晋城、长治和山东荷泽共18个省辖(管)市的城市密集区。而短期最有条件整合的,是以郑州市为中心
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内分布的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9个省辖(管)市。
《报告》对“中原城市群”的“十一五”发展目标概括为:东西发展轴线的郑(郑州)汴(开封)洛(洛阳)
工业走廊、南北方向的新(新乡)郑(郑州)许(许昌)产业轴线、新焦济产业带,以及洛(洛阳)平(平顶
山)漯(漯河)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形,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
大“十”字形核心区。
张大卫介绍,2003年河南省就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发展战略构想》,自此“中原城市群”开始成为
河南省区域发展规划的主导词。这与当时的武汉城市圈、合肥城市群、“昌九”工业带、长株潭城市圈一起,
被专家评价为,中部地区为了自己的崛起开始“各奔东西”。
2004年,“中部崛起”开始为中央决策层多次提及,而其中的龙头之争更是在武汉和郑州两个城市间上演。
2004年8月,“中原城市群”未来15年发展规划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为此,受河南省发改委委托,国家发改委宏
观院专门组织了由副院长刘福垣任组长的项目组。2005年12月,项目完成并形成《报告》。
显然,《报告》在两会即将召开时通过,意欲在豫鄂龙头之争中,先发一招,能够把“中原城市群”列入国家
“十一五”区域战略规划。
争议城市群统一经济规划权建议
刘福垣告诉记者,对“中原城市群”组织结构的规划是按照“小欧盟”模式进行设计的,着重立足于内部的协
调来实现该地区整体崛起。首先强调全面对内开放,加速形成共同市场,然后是扩大利用外资和出口。
基于此,《报告》在承认行政区经济是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最大障碍的同时,着重提出“循序渐进,逐步建立‘
中原城市群’统一财政体制”的建议。强调城市群内必须继续实行市管县体制;统一各市财政体制,取消县级
政府经济规划权。以便将来进一步统一城市群财政体制,取消市级政府经济规划权。
对此,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朴民说:“在现有体制下,这些设计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恐怕还
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需要和财政部进行协商,就是河南省同意了,甚至说九个市的领导都接受了,也还需要财政部相关政策支
持。更何况各市的领导也未必能真正接受取消自己经济规划权的决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陈栋生
表示。
陈对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大手管小手,大船管小船”的可行性并不乐观,并进一步表示,“在全国都在强化
发展县域经济的背景下,中央也在主推浙江的省管县经验,这对规划中所要求的体制建设是一个大的挑战。”
《报告》中强调,河南省应明确在城市群内必须实行名副其实的市管县体制,市委和市政府要对下属的县级单
位既要管钱,又要管人。在财政包干体制没有改变之前,县对市财政包干,而不是对省财政包干,省委不再过
问县级干部任免问题。“这是在体制改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