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流淌万般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舞剧流淌万般美.doc

舞剧流淌万般美   己丑年冬天(2009年11月28日)的一个晚上,笔者在石家庄的人民会堂观看了舞剧――《月上贺兰》。银川艺术剧院《月上贺兰》剧组为河北的省会观众奉献了一场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大餐。   这部舞剧主题礼赞民族和谐相处,极具异域文化色彩:沙漠、黄河、群山(贺兰山)、羊群、羊皮筏子、红枸杞、茶碗(盖碗儿茶)、伊斯兰瓶子(汤瓶)等,将文化符号发挥到极致,非常有看头。 观看演出后用一个字形容最恰当了――“美”!   一、剧情美、音乐美   舞剧,作为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舞剧是舞蹈的最高表现形式。   《月上贺兰》演绎了一个爱情故事:一支来自西域波斯的穆斯林商队,在丝绸之路上历经沙暴袭击、遭遇匪徒抢劫,最终在贺兰山下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群众的帮助下,战胜各种困难,完成了东渡黄河到达长安的商旅使命。而来自波斯的青年纳苏与贺兰山下的汉族姑娘海真也相互爱慕,产生了跨越民族界限的美丽爱情。传奇的爱情故事,为《月上贺兰》架起了绝美的剧情七彩桥。爱情是音乐艺术永恒的主题,她让音乐演变成不老的神话,《月上贺兰》的爱情故事不但演绎了不离不弃的执着,还演绎了跨越民族界限的爱情的神奇力量。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表现思想内容、发展戏剧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及性格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不但担任舞蹈的器乐伴奏,而且音乐本身具有揭示剧情和刻画角色内心感情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正如人们曾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月上贺兰》中张千一担纲音乐创作,他堪称是中国舞剧音乐创作第一人。剧中张千一用大量中东音乐素材与中国民乐穿插、糅合,根据不同的戏剧情境、人物性格发展,不拘一格地进行创作,使《月上贺兰》的音乐特别奔放且富于变化。《月上贺兰》的音乐风格,雄浑与激昂、高亢与低回、遒劲与婉转、欢畅与幽咽,构成了一部壮丽的交响乐。   运用异域音乐文化跟本土音乐文化结合,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这不是张千一的首创。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中,有一首歌曲《东边升起月亮》,就是运用中国民歌《茉莉花》的主旋律创作而成的。而难得的是,张千一把中东音乐素材与中国民乐的穿插、糅合做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特别是驼队的主旋律贯穿全剧始终,它经过不同节奏、不同乐器的变奏和处理,取得了具有震撼力的音乐效果。那行进的骆驼,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音乐,都飘荡在观众的心中。   大幕拉开,一声邦克(Bang 波斯语音译,意为“召唤”),令人魂悸而魄动。接着,伴着手鼓的带有中亚风情的管弦乐的音乐,从大漠和山的那边飘来,把一支远行的穆斯林商队送到舞台上……沙漠、远山、天边的驼队,在神奇的音乐中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幅流动中亚风情画。   这种西域风格民族韵味的音乐为《月上贺兰》增添了神奇的魅力。   二、舞蹈美、服装美   在《月上贺兰》中,无论是独舞、双人舞还是群舞,都表达得很到位。   第一幕中,穆斯林商人举步维艰的行走在崇山峻岭中,哈桑老人在远处的高山上高举着照路的风雨灯,手里扶着一个类似权杖的长杖,那长杖是商队的权利的象征,谁拿上长杖,商队听从谁的指挥。近处是拖着骆驼行走的穆斯林商人,他们延伸到远山,用“之”字形的队形和两拍一步的行走动作,完美得把音乐、背景、情境、人物、舞蹈结合在一起了。简单的舞步演绎得那么动人,可见演员进入“戏里”了。纳苏(男主角)的独舞具有回族舞蹈、西北各少数民族舞蹈、阿拉伯舞蹈元素,最难的是技巧性的单膝腿转,一下子转了几十圈,并且是越转越快。那如旋风一般的旋转,把观众带到了“热情的沙漠”里。当钠苏的独舞结束时,观众席上掌声如流。第一幕里充满了阳刚之气,群舞体现出更鲜明的地域特色,并且与纳苏的独舞形成鲜明的对照,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从而给人以舞蹈美与戏剧美的双重享受。   在沙漠绿洲中体现穆斯林宗教特征的阿拉伯女子群舞,为舞剧增添浓厚的宗教色彩。一群美丽的伊斯兰女子,头顶汤瓶,身着舞裙,舞裙的颜色是红色主色调,配有金色的流苏、金色的腕饰、黑色的外衬裙。服装富丽堂皇,又具有异域的特色,服装美和舞蹈美做到了完美的结合。这一段群舞表现了西域客商的信仰和沐浴习俗。在舞蹈中,壮观地表现了西域客商的祈祷场面。   在第二幕中,表现了贺兰山下,黄河岸边的宁夏川,那里水草丰美、阡陌纵横。正在海滩上放牧的海真姑娘(女主角),被眼前出现的一群衣衫褴褛,相貌奇特的陌生人吓了一跳。海真的独舞美得让人眩目。坐在前排的观众席上,一直以为海真姑娘独舞的时候,舞台上的草地是布景,等到后来才知道,那竟然是演员穿着小草的衣服在地上摆造型。当小草从地上坐起来时,我大吃一惊,虽然离舞台如此近,如果“小草们”不坐起来,还真以为是草地上风吹草动呢。“小草们”的动作是用手臂的抖动来表现被风吹动的小草形象。   在这一幕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