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光与他的六分隶.doc
马光与他的六分隶
马光,1932年出生,福建漳州人。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早年执教于福建二师院,受聘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擅书法,左笔横写,更为奇绝。创新隶书,其中融入大篆、小篆、楷书、行书,建构当代的六分书,写成六部经典:儒家《论语》、道家《道德经》、佛家《金刚经》、兵家《孙子兵法》、政治家《出师表》、文学家《赤壁赋》。作品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书法金奖,编著有《联墨合璧》、《联墨源流及其现代开发》、《兰亭序新隶书》和《状元联墨》等,精编《明清联墨刻石》三百件捐赠上海文庙,列为文物管理。作品由北京翰海、嘉德、台湾景薰楼艺术品拍卖公司拍出。北京、上海、苏州、钱江等电视台做了专题播报。
马光老先生年逾七旬,精神矍铄,亲切近人。马老虽是南方人,普通话却说得不错,在聊完一个话题的时候还会补充一句“就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请继续提”,对我这样一个晚辈,却一直用“您”来称呼,真让我诚惶诚恐。深厚的文化功底,绅士的气质风度,是我这次采访最直接的感受。谈话间偶尔夹杂几句道地的英语,让人觉得这真是位充满活力的老爷子。
记者:对于一个书法家,哪方面的修炼最为重要呢?
马老:书法是一门中华民族特有的综合艺术,高度抽象的线条却要写出神来,写出生命来,很不容易。它首先需要板凳功,常说文有文功,武有武功,武功有少林功、武当功等等,书法的文功就是板凳功,要使柔软的毛笔挥运自如,做到笔画提按、疾徐、顿挫都能如意,这好比射击,要求枪枪中的,有了板凳功才能按照书法家的创作意图准确加以表现.再是,要有学养功,要继承几千年中华悠久的文化沉淀,才能胸有成竹,做到意在笔先,写出神来.所以,书法艺术应该是用心写意,而不是信手涂鸦.学养功为作者立意,板凳功使作者如意表达,只有深厚的学养,才会使书法艺术得到升华.
记者: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您的“六分隶”?
马老:近来有些同道建议要我把所创作的新隶书正名,同道们斟酌再三,姑且叫它六分书.首先,我们看到:当代创业火爆,阳刚旺盛,人们处于工作紧张的状态,古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只张不弛,会把弓弦拉断,难怪有些人才华出众而英年早逝,于是乎足疗保健,应运而生,风靡一时.书法应该从高层面为创业人群提供高雅的艺术欣赏,使人们看了赏心悦目,营造平和温馥的心境,用阴柔调节阳刚,以求和谐.正所谓和谐的时代呼唤和谐的书法.据此,我就取平静的隶书作切入点,隶书处于书法史中期,上承篆体,下开楷法,可以上下逢源。六分书一部分吸取大篆的铸造意味,即金石味,它能勾起人们的怀古情节,激发对悠久历史的自豪感;一部分又吸取小篆的平衡,使人感到安稳;而隶书以后的楷书,结体因字赋形,千姿百态,这正是当时的隶书所未曾顾及,而这种千姿百态,正是书法艺术的基因,楷书的成熟把它推到淋漓尽致的高度;再一部分是行书,行书如闲庭信步,可以把平静的隶书激活,使之静中寓动,古诗“鸟鸣山更幽”,正说明行书融入隶书,可以使隶书增添一份美感.至此,我们就有隶书占六分,大篆、小篆、楷书、行书各占一分的书体,是谓六分书.我想,创新的时代该有创新的书法,以适应时代,服务社会.这就是我长期以来在书法艺术方面追求的目标.
对于六分书,我还想说明几点:一、艺术应当创造美,我们希望把几千年来主流书体的美之元素,分析出来,综合到隶书中,以加强隶书的美感。这种方法,也许得益于我早年从事二十年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正如杨振宁先生所说的,他的自然科学成果得益于早年的国学根基,使我想到书法创作也应该借助自然科学,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演绎当代的书法,满足物质需要之后,为社会人群提供美好的精神享受,这也许就是我创作六分书的缘由。二、隶书是平静的书体,我把横画的一波三折写成三波五折,它可以加强旋律感,旋律是舞蹈的灵魂,希望使我们感受舞蹈的旋律之美,同时,三波五折使横画左右对称平衡,呈现海鸥在海面飞翔的姿态,做到师法自然,这也符合书论中“一划如千里阵云,云阵如山”的说法。三、六分书也注重提按变化,用笔画的粗细来加强节奏对比。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希望从书法的节奏中感受到音乐之美。四、六分书是适当利用装饰美。书法虽然是国学,但我们也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吸收西方某一方面的优点来丰富自己,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装饰美讲究空间分割,几何造型,吸收这一点,有助于使书法艺术走向民众,使之雅俗共赏。总之,我希望使六分书融中法外,对四千年书法做一个盘整,做一次阶段性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记者:您所提出的书法创作“V”型过程,内容是什么?
马老:几十年的书法学习和实践,使我感悟到,中国书法创作,应该遵循“V”形过程:“V”形的左上端指的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