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0米井下69名矿工的76个小时.doc
800米井下69名矿工的76个小时
“老朱,我命令你,你现在是井下的最高长官,一定要照顾好兄弟们!”握着电话听筒,河南省长李成玉对800米井下的朱念群下了“省长令”。
在被水围困的76个小时里,对河南陕县支建煤矿69名矿工兄弟来说,无疑是漫长的煎熬。一盘散沙,大家会死得更快。这时,煤矿采煤队副队长朱念群站了出来,在井下组成了“临时队委会”,安抚矿工,维持秩序,传递信息,配合营救。
安定与互助,危险降低
7月29日8时左右,河南陕县支建煤矿当天有作业的矿工们像往常一样,带着干粮进入矿井。不大一会儿,采煤队副队长朱念群突然听到有人大喊:“队长,坏了,进水了!”
话声未落,大水已经汹涌地奔向采掘面。朱念群赶紧领着矿工们向巷道出口紧急转移,但巷道出口已被几米深的水堵死,根本无法前行。他顾不得多想,立即带领矿工们向离水面10多米高的操作平台(第三平台)上奔去。
慌乱中,开拓队副队长曹百成从水中扯出了一条直径三英寸的压风管。他紧紧握住这根管子,绝望地往巷道深处奔跑。
“我们要死了……”在摇晃的矿灯灯光中,有人哭喊。
大家乱作一团,有人想从井底巷道出去,刚走几米,上涨的洪水就没住了他们的下巴。井底巷道有280米长,他们只好退回来,先后从被淹的井底巷道爬出来,跑上第3平台。
井下一共有3个平台,矿工们工作时是在最低的平台,工友们都跑到了位置最高的第3平台。虽然水未淹到第3平台,但这里却是离下井通道最远的地方,如果要出井,必须走被水淹了的第1平台。
此时,由于处于基本密闭的空间,氧气浓度越来越低,矿工们呼吸越来越困难。曹百成突然想起了攥在手中的那根压风管,为了防水,这根管道平时在井下是关闭的。他很快找到了开关,打开了通风管道。一会儿,压风管里开始喷出气来,这是井上在打进空气。可以断定,井上的人已经知道发生了事故。
水还在涨,采煤队副队长朱念群、开拓队副队长曹百成和安全员宁保师、郭石屯等人合议,应该安排工人把掘进巷道的潜水泵抬出来,水再涨高时,用水泵抽水,让水翻过大家所处的安全平台,这样可以避险。
众人把潜水泵抬过来了,准备接通电源时,扇风机不响了。朱念群心里咯噔一下:停电了!
有人拿矿灯一照,280米的水平巷道,高有2.34米,这时全被水灌满了。
朱念群忽然记起,高处平台有两部内线电话,号码是8044和8045。朱念群拿起电话,要打给调度员贺井祥,不通。工友们一看电话不通,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有人开始骚动。朱念群赶紧派电工马彦虎去修电话。
50岁的董建方哭了。23岁的高飞也哭了:“这咋办呢?我咋出去呢?我还没有娶媳妇呢。”
朱念群定了定神:“弟兄们,我是在井下干了20多年的老矿工,以前也经历过事故。我相信外面的人肯定在救我们,大家保持安定,如果相信我,就请听我的!”
朱念群1983年就到矿上工作了,确实经历过一些事故,1987年的瓦斯爆炸,埋了17个兄弟,他都侥幸逃生。但是,像今天这样被困在井下,干了24年矿工的朱念群也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朱念群坚定的语气还是稳住了大家慌乱的情绪。
朱念群立即和掘进队副队长杨万军、开拓队副队长曹百成、修护队副队长兰朝军、安全员宁保师、郭石屯、采煤队班长吉先发等人商量,组成井下自救小组,进行自救。经商议,他们按照党小组的模式,成立了“临时队委会”,大家推举朱念群总负责,并与吉先发一起负责与井上联络,曹百成负责稳定人心,兰朝军、张彦群、何保民分别负责各队,同时指派宁保师、郭石屯二人负责瓦斯监测、观察水位。吉先发逐个统计被困兄弟的姓名,并把人数迅速报了出来:共69名。
69名!如果出现问题可不得了!朱念群立即召集“临时队委会”,决定成立14个帮扶小组,每组5个人,互相鼓励。除了互相打气,还给各个小组都安排了活儿,比如谁当组长,谁解劝想不开的人,谁照顾身体弱的,都具体分工到人。
朱念群是入党积极分子,紧急关头,他想到了党组织的作用,于是,在他的建议下,还临时成立了5个党小组。
有了“临时队委会”、帮扶小组、党小组,工友们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于是,朱念群、郭石屯和曹百成等人命令工友们把矿灯收集起来,统筹使用井下69个人的69盏矿灯。因为,一盏灯只能维持8小时,为了节约使用,每次只用6盏,其他的矿灯全部关掉,轮流照明,避免所有的电源同时耗尽。
牛奶与馒头,维持生命
29日上午9时许,矿工王保卫饿了,掏出自带的两个烧饼啃了起来。没带馍的矿工老张一看,心里犯嘀咕:“这是馍啊,这是馍啊。还不知要困到啥时候,你们这时候吃馍,我们没馍吃,过两天有人下来救人,你们活着,我们都饿死啦。”
按照矿工们的习惯,每天早饭下井后就不再进食,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