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共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共五百几十万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包括淮河以北地区共有140万户,约700余万口。南渡的90万口占其1/8强。换言之,即北方3个人中有1人南徙,而南方6个人中有1人为北来侨民。 发生在唐天宝14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一次人口迁徙,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发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理分布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人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到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地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进入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 *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盛会,这是一次成功的盛会,是一次有特色,高水平的盛会! 世界给了中国十六天,中国给了世界五千年。奥运会让中国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让世界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 从文化的角度谈谈,北京召开奥运会对中国文化会产生什么影响?对奥林匹克本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问:在丝绸之路上进行的商业活动和贸易活动为什么可以传播文化,有哪些文化得以传播了?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 商业贸易 我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民工潮等 人口迁徙 教 育 各种形式的学习、互派留学生、 孔子学院等 你是通过哪些手段或 工具了解到北京奥运 会的有关信息的? 烽 火 狼 烟 驿寄梅花 鸿雁传书 晨 钟 暮 鼓 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 3、大众传媒的作用—— 4、大众传媒的地位—— 传媒的发展阶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注意: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大众、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各地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口语——文字——印刷—— 电子——网络 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 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 可信度高、传播面广泛 对信息理解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全球性、互动性、主动性 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 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 手机短信 电子读物 电视 互联网 口语 报纸、杂志、书 1.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D.知识文化具有继承性 单项选择题 C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docx
-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安装技术设计.docx VIP
-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科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七大手法.pdf VIP
- 中医护理学体质调护.pptx VIP
- GBT 42062风险管理考试及解析.docx VIP
-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同步练习题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法律咨询意见书 (2).pdf VIP
- 梅山三小校服“双送检”制度.docx VIP
- 2025变压器声纹振动在线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docx VIP
- 纯电动物流车技术方案及产品技术协议--整车控制器技术协议.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