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戏曲单元的人物形象比较教学模式
古典戏曲单元的人物形象比较教学模式
年级:高2008届 教研组:语文 姓名:李博龙 类别: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人物是戏剧三要素之一,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又很多种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典戏曲单元几位主人公的形象加以比较,找出他们身上共同的内涵:同样的反抗精神和黑暗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呐喊”。
关键词:人物形象 反抗精神 弱势群体
中国古典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元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和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传奇是在元杂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这一形式持续到清代,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窦娥冤》节选自《窦娥冤》,《长亭送别》节选自《西厢记》,《闺塾》节选自《牡丹亭》,《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四篇文章可谓经典荟萃。其中塑造的窦娥、崔莺莺、杜丽娘、苏昆生几个鲜活的主人公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中国文学树立了几个充满魅力的形象。所以在学习本单元时,怎样引导学生去分析几个人物形象,怎样在人物形象的比较中找到他们共同的内涵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布衣与千金的对决
要分析一个人物形象,首先应当关注到的是他的身份和身世。因为不同的身份和身世会造就人物不同的性格和人生轨迹。
本单元节选了《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由于前几折的铺垫,这一折并没有很直接的告诉我们窦娥的身世,但是,我们可以从窦娥的唱词以及窦娥和婆婆的对白中提炼出有关信息。例如,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唱道:“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年。”这一句虽然不是窦娥在介绍自己,但其中蕴藏的强烈的不平情绪告诉我们“她”是贫穷人家出身。还有【叨叨令】中唱道:“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又说道:“只有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由此可以看出,窦娥是一个落魄读书人(窦天章)的女儿,而且孤苦无依。《长亭送别》节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崔莺莺在【幺篇】中唱道:“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很清楚地交代出崔莺莺是相国(前相国)之女。《闺塾》中从塾师陈最良的口中我们得知主人公杜丽娘也是官宦子弟,她的父亲是南安太守杜宝。
由此可以看出,崔莺莺与杜丽娘比起窦娥的身世来要好得多。但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布衣之女、贫家子弟,还是大家闺秀、千金小姐,都不是嫌贫爱富之人。所以,窦娥才心甘情愿与婆婆相依为命,崔莺莺和杜丽娘才会心仪贫寒书生张珙和柳梦梅。
二、充满魅力的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它负责把人物从社会现实中精炼出来,直接预示人物命运,既能表现“自我”,又能反映社会。
在《窦娥冤》中,造成窦娥悲剧的时代制度因素很多如:放高利贷、下层人士穷困潦倒、无赖恶势力横行、弱势群体得不到保护、官员贪婪昏聩和草菅人命。另外,传统文化因素中的“孝道”“贞节”观念也促成了窦娥的悲剧。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性格的内在因素对窦娥的悲剧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她对亲人的“柔”与对恶人的“刚”虽截然相反,却又很好的统一在了一起。
1、首先是窦娥的倔强、执拗、刚烈、反叛、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剧本主要通过侧面烘托、心理刻画及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课文中,窦娥一上场就在【端正好】一曲中唱道:“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幽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又在【滚绣球】中唱道:“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谓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还有那三桩惊天动地的誓愿。这些积累而起的冲天的怨气完全把她和这个社会对立起来,指天斥地的过程就是她向浓墨似的现实宣战的过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是窦娥反抗的个性激化着矛盾,是她的倔强、刚强、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使她成为文学作品中光辉的悲剧形象。
2、其次,是善良、关心、体贴别人。这是窦娥人性中的闪光点。但是在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社会环境中,人性的亮点成了生存的弱点,只好用生命捍卫。越这样写,悲剧的色彩就越浓。窦娥对婆婆不仅尽“孝道”,更体现着她的善良与体恤。她面对张驴儿,厉声指斥;面对桃杌,据理力争;面对酷刑,宁折不弯。但一听婆婆要受刑,“(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赴法场时要走后街,以免婆婆看见伤心。婆婆在刑场上痛哭时,窦娥宽慰道:“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含冤。”这是怎样的一个奇女子。出身低微,身世凄苦丝毫掩饰不了她“悲天悯人”的熠熠情怀。这种宽柔、博大的善良已经到了极致,善良的极致便是宁可冤死,也不让婆婆受罪。
3、窦娥还有很强的自尊心,重视名声,有主见,是非清楚,坚持原则。这些也是她性格当中很重要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