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情绪、与道德教育教程.PDF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行、情绪、与道德教育教程

德行、情绪、与道德教育 林建福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 中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德行和情绪的内在关系,并循此论述情绪陶冶与德行养成这两者在道德教育上的重 要意义。因此,本探究分三部分进行: 首先,讨论德行的意义与性质,主要参照Aristotle 的见解; 其次, 彰显情绪的认知与评价内涵,并进一步说明情绪和德行两者可能的内在连结; 最后,依照前述的认识,以 道德教育中的德行培育为焦点,申论情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之道。 中文关键词: 道德、德行、情绪、道德教育 本文旨在探讨德行和情绪的内在关系,并循此论述情绪陶冶与德行养成这两者之相关 系在道德教育上的重要意义。为何选择这个主题呢?首先,如果依据 Staman 的说法,当代 伦理学最显着的发展是对德行伦理学不断增长的关注,强调伦理学当中根本的判断是关于品 格的判断(1997: 2, 7),甚至,Nussabum 认为 Kant、Bentham、Mill 等人都对德行提出说 明,前者从意志强度的角度分析勇敢、自制之类的德行,后两者则分别从效益主义 (Utilitarianism)或混合效益主义与古典希腊幸福论(Greek eudaimonism )的方式说明德 行(1999: 163-167)。如此看来,德行在道德或甚至道德教育似乎存在有待阐发的重要性。 其次,在一般的印象或看法中,仿佛情绪是毫无道理、不可靠等负面现象,可是却也不能否 认它对人的影响力,包括道德实践所受的影响。不过,究竟情绪和道德有何关系呢?本文即 希望从德行的角度探究这个问题,以提供道德教育上的建议。 因此,本文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讨论德行的意义与性质,主要参照 Aristotle 的见 解;第二,彰显情绪的认知与评价内涵,并进而论述情绪和德行两者的内在连结;第三,依 照前述的认识,以道德教育中的德行培育为焦点,申论道德教育结合情绪教育的可行原则。 壹、德行—Aristotle 的说法 Aristotle 在《尼各马科伦理学》(Nicomachean Ethics)第一卷首先处理「人的福善」 (the good for man )这个问题,一直到第二卷开始才逐渐详细论述德行。因为在Aristotle 的认识当中,人们的所有行动都以某种福善为目标,而最终的目的则是「善及首要的善」(the good and the chief good )或「幸福」(eudaimonia, happiness)本身(NE, BK.1, 1, 3 & 7 ), 同时,幸福在界定上是「灵魂遵循完美德行的一种活动」(NE, BK.1, 13),因此,思考德行 的性质就成为必要的。 德行是一种品格状态(hexis, state of character),这在Aristotle 的多处讨论中可以发现 (NE, BK.1, 13; BK.2, 5 & 6, passim )。Aristotle认为品格状态和情欲(pathos )及官能 (faculty )是有所不同的:情绪指的是嗜欲、生气、恐惧、自信、嫉妒、喜悦、友爱、憎恨、 渴望、羡慕、怜悯、及一般伴随着苦乐的种种感受;1官能是指让人们能有这些感受的事物; 品格状态则是使人们得以适当地或拙劣地对待情欲的事物。一方面,人们天生即具有官能, 在我们加以使用之前就具有,可是,德行的获得却必须在运用德行行动才有可能;另一方面, 人们不必抉择(choice )就感受到生气、恐惧,然而,德行却是抉择的表现方式,或是说含 有抉择在内,2 同时,谈到情欲时人们是被推动的(be moved),至于德行或恶行(vice ) 1顯然地,Aristotle pathos的概念不只是現今人們所稱的情緒,而且還包括慾望,因此我翻譯 為情慾。我認為情緒至少包括了情緒和慾望,因此,存在於情慾及德行之間的關係也可以表示情 緒和德行之間的關係。當然,在必要的地方我會把情緒和慾望分開來論述。 2底下會進一步說明運用德行行動以獲得德行及抉擇這兩個議題。 1 的情况中,人们则是处于某种特定的倾向(be disposed in a particular way)(NE, BK.2, 1; BK.2, 5)。另外,至少相对于情欲而言,品格状态是比较稳定而持久的,譬如说,当Aristotle 在谈论幸福时,他提到作为人之独特功能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